草木樨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芽的再生

被引:3
作者
李建科
黄俊轩
李双跃
杨静慧
刘艳军
华修德
张雷
机构
[1] 天津农学院园艺系
关键词
草木樨; 愈伤组织; 芽; 激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为了建立草木樨的高效再生体系和基因转化体系,以黑龙江草木樨为材料,用MS、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激素,对草木樨的愈伤组织培养和绿色芽点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诱导其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以MS+2,4-D 1.0 mg.L-1+KT 0.3 mg.L-1为最好,愈伤组织的形成率可达90%;诱导绿色芽点的培养基以MS+2,4-D 0.2 mg.L-1+6-BA 1.0~1.5 mg.L-1为最好,芽点形成率可达45%。最后,将再生芽转入生根培养基1/2 MS+IAA 0.5 mg.L-1上,生根率可达100%。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种植豆科牧草对废弃砂坑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J].
李国旗 ;
马晨玉 ;
杨晓晖 ;
张朝荣 ;
张浩 ;
张永霞 .
农业科学研究, 2005, (03) :18-21+26
[2]   黄花草木樨改良盐碱土的试验研究 [J].
李月芬 ;
汤洁 ;
林年丰 ;
郭平 ;
李军 .
水土保持通报, 2004, (01) :8-11
[3]   紫花苜蓿组织离体培养的形态建成及其调控 [J].
金洪 ;
王学敏 ;
吴永敷 ;
贾鲜艳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81-84
[4]   对豆科蜜源植物的评价 [J].
任再金 .
养蜂科技, 1997, (03) :40+12-40+12
[5]  
天津植物志[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刘家宜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