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地区40年来湿润指数和气候干湿带界线的变化

被引:136
作者
王菱
谢贤群
李运生
唐登银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中国北方地区; 湿润指数; 气候干湿带界线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 [气候资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中国北方地区 196 1~ 2 0 0 0年 4 0年间气候干湿带界线分布和 10年际变化。 4 0年来中国北方地区 ,在东经 10 0°以东地区 ,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不断波动向东推进 ,2 0世纪 90年代比 6 0年代向东和向南扩展 ,半干旱区面积扩大 ,半湿润区面积缩小 ,气候趋向干旱化 ;东经 10 0°以西地区 ,极端干旱区面积在缩小 ,湿润指数有增大趋势。如果把温度和湿润指数相结合 ,东经 10 0°以东的黄淮海区和黄土高原区为持续的干暖型 ;东经 10 0°以西的西北地区 ,则由干暖型向湿暖型转变 :河西走廊和东疆盆地转型的时间发生在 2 0世纪 70年代初 ,北疆山地绿洲荒漠地区转型的时间发生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前后。气候干湿带界线的变化取决于降水和潜在蒸发的变化速率。 4 0年来 ,在东经 10 0°以东地区 ,降水和潜在蒸发都呈下降趋势 ,但降水减少速率大于潜在蒸发下降速率 ;在东经 10 0°以西地区变湿的原因 ,研究认为除了降水有所增加外 ,潜在蒸发也在下降 ,而且潜在蒸发下降速率的绝对值大于降水增加速率。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中国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能力[M]. 气象出版社 , 陈百明主编, 2001
[12]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 气象出版社 , 魏凤英编著, 1999
[13]  
中国气候区划[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编, 1959
[14]  
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 .2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 科学出版社 . 1988
[15]  
Hydrologic cycle explains the evaporation paradox .2 Brutsaert W,Parlange M B. Nature . 1998
[16]  
Evaporation losing its strength .2 Peterson T C,Golubev V Sgrolsman,P Ya. Nature . 1995
[17]   中国干湿期与干湿区划的研究 [J].
卢其尧 ;
卫林 ;
杜钟朴 ;
林振耀 .
地理学报, 1965, (01) :15-24
[18]   中国地区太阳总輻射的空間分布特征 [J].
左大康 ;
王懿贤 ;
陈建绥 .
气象学报, 1963, (01) :7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