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人工绿洲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

被引:9
作者
韩春鲜 [1 ,2 ]
马耀峰 [1 ]
熊黑钢 [3 ,4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系
[4] 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人工绿洲; 生产函数; 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标准; 土地利用信息熵; 奇台;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9.02.023
中图分类号
F061.3 [发展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04 ; 020106 ;
摘要
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构建了由劳动、资本、水资源、土地资源要素组成的干旱区人工绿洲的一般生产函数。参照供给弹性和规模经济等经济学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制定了人工绿洲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方法与测度标准,并以天山北坡东部奇台人工绿洲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995-2006年,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土地资源投入、劳动投入和水资源投入所致,其配置均不合理,主要投向生产率最低的第一产业中,使奇台人工绿洲经济系统成为典型的资源耗费型粗放经营系统。同期,奇台人工绿洲景观系统稳定水平呈降低趋势,不利于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转换产业结构,向集约型农业经济发展,调整人工绿洲用地结构,增强景观系统稳定性,是奇台人工绿洲经济系统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2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水资源约束下的内陆河流域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以黑河流域张掖市为例 [J].
王录仓 ;
张云峰 .
干旱区地理, 2007, (06) :962-968
[2]   天山北坡东部人工绿洲开发与环境的关系及持续发展探讨 [J].
韩春鲜 ;
熊黑钢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11) :48-53
[3]   天山北坡土地利用/覆被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 [J].
吴建寨 ;
李波 ;
张新时 ;
夏艳玲 ;
崇洁 .
干旱区地理, 2007, (05) :728-735
[4]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抬升的地表植被恢复价值初探 [J].
徐海量 ;
叶茂 ;
丁宇 ;
张青青 .
干旱区地理, 2007, (04) :482-486
[5]   “水权塔河”体制绩效与未来愿景 [J].
王世江 .
干旱区地理, 2007, (03) :328-336
[6]   干旱区人水和谐治水思想的探讨 [J].
邓铭江 .
干旱区地理, 2007, (02) :163-169
[7]   土地利用结构熵变化分析 [J].
杨武 ;
童小华 ;
刘妙龙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422-426
[8]   干旱区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分析——以天山北坡为例 [J].
罗格平 ;
张百平 .
地理学报, 2006, (11) :1160-1170
[9]   三工河流域新老绿洲发育度的比较 [J].
何新梅 ;
李小玉 ;
肖笃宁 ;
李彦 .
干旱区地理, 2006, (03) :342-347
[10]   历史时期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和驱动力 [J].
樊自立 ;
徐曼 ;
马英杰 ;
王让会 .
干旱区地理, 2005, (06) :72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