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北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

被引:48
作者
陈阳 [1 ]
张建军 [1 ]
杜国明 [2 ]
付梅臣 [1 ]
刘凌露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2]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变化; 时空差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三江平原北部地区2市5县为研究区,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对1954—2009年间三江平原北部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以期全面分析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随时空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1)1954—2009年间三江平原北部地区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显著,农田变化速度最快,其次为湿地,人口数量的增加及保证粮食增产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2)1954—2009年三江平原北部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逐渐减少,共减少779.51亿元。长期的土地垦殖是三江平原北部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3)就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而言,55年间除农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是增加外,其余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在减少。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值最大,其次为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除与农田相关的食物生产在增加,其余也均呈减少趋势。(4)不同地区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也不相同,湿地、林地面积比重下降幅度大、且农田面积比重上升幅度大的区域,其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也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6157 / 61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1]  
过去5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与环境效应[D]. 刘殿伟.吉林大学 2006
[12]  
三江平原的农业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D]. 张苗苗.吉林大学 2007
[13]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遥感估算研究 [J].
姜立鹏 ;
覃志豪 ;
谢雯 ;
王瑞杰 ;
徐斌 ;
卢琦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2) :161-170
[14]   三江平原湿地农业开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J].
孙志高 ;
刘景双 ;
秦泗刚 ;
李新华 ;
李彬 ;
杨继松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4) :55-60
[15]   中国农田生产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及其经济价值 [J].
孙新章 ;
谢高地 ;
成升魁 ;
肖玉 ;
鲁春霞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4) :156-159
[16]   泾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分析 [J].
杨丽 ;
谢高地 ;
甄霖 ;
冷允法 ;
郭广猛 .
资源科学, 2005, (04) :26-32
[17]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 [J].
谢高地 ;
鲁春霞 ;
冷允法 ;
郑度 ;
李双成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189-196
[18]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研究进展 [J].
王宗明 ;
梁银丽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2, (02) :104-107
[19]   川西天然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 [J].
石培礼 ;
李文华 ;
何维明 ;
谢高地 .
山地学报, 2002, (01) :75-79
[20]   中国自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J].
谢高地 ;
张钇锂 ;
鲁春霞 ;
郑度 ;
成升魁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1) :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