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被引:53
作者
王国霞 [1 ]
黄燕华 [1 ,2 ]
周晔 [1 ]
董尚智 [1 ]
黄文庆 [1 ]
严琴 [1 ]
机构
[1] 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关键词
乳酸菌; 凡纳滨对虾; 消化酶活性; 非特异性免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3 [水产动物饵料及其营养];
学科分类号
090502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试验选用450尾初始平均质量为1.42 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平均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5%、10%和15%的液体乳酸菌制剂。试验虾在室内循环水簇箱中饲养8周。结果表明:添加10%的乳酸菌组试验虾生长性能最好,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7.13%(P>0.05)和4.23%(P>0.05);饵料系数较对照组也降低了8.38%(P>0.05),且显著低于5%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肝胰脏和肠道中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0.5%组肝胰脏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肠道中的淀粉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组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溶菌酶活性都高于对照组,且10%和15%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血清蛋白质含量都高于对照组,除0.5%组外的试验组PO活性都高于对照组,除15%组外的试验组SOD活性都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血清过氧化物酶活性最低,并显著低于10%组(P<0.05)。结果提示:添加乳酸菌可一定程度地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改善其非特异性免疫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28 / 2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抗生素和有益微生物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研究 [J].
王永胜 ;
钱鲁闽 ;
陈昌生 ;
李和阳 ;
周仁孙 ;
储修好 .
台湾海峡, 2008, (02) :161-167
[2]   微生态制剂对中国对虾幼体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J].
徐琴 ;
李健 ;
刘淇 ;
王群 .
饲料工业, 2006, (12) :26-29
[3]   不同益生素对鲤鱼肠道蛋白酶、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J].
张锦华 ;
倪学勤 ;
何后军 ;
潘康成 ;
苟琳 ;
邬向东 ;
朱芝秀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4) :513-516
[4]   芽孢杆菌对凡纳对虾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J].
丁贤 ;
李卓佳 ;
陈永青 ;
林黑着 ;
杨莺莺 ;
杨铿 .
中国水产科学, 2004, (06) :580-584
[5]   微生态复合菌制剂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J].
侯树宇 ;
张清敏 ;
多淼 ;
王兰 ;
钟欢 ;
任富海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5) :904-907
[6]   饲料乳酸菌类益生素的作用机制和应用 [J].
黄庆生 ;
王加启 .
动物营养学报, 2002, (04) :12-17
[7]   VC对河蟹血清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J].
艾春香 ;
陈立侨 ;
高露姣 ;
温小波 ;
江洪波 .
台湾海峡, 2002, (04) :431-438
[8]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生物化学性质 [J].
樊廷俊 ;
汪小锋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2002, (05) :589-594
[9]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J].
王刚 .
水产科学, 2002, (03) :34-36
[10]   免疫多糖对日本对虾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J].
刘树 ;
江晓 ;
牟海 ;
管华诗 .
中国水产科学, 1999, (03) :108-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