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植被改变对夏季当地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9
作者
梁玲
吕世华
尚伦宇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黄士高原; MM5模式; 数值试验; 植被覆盖; 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2003年6、7月份的资料及中尺度模式MM5V3.5,对当年夏季黄土高原地区的温度场和湿度场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改善,将使得当地夏季平均气温、地面温度降低,气温减小的最大值出现在植被改变的中心区域,最大值为0.6℃,其周边地区温度也是普遍降低的,而地面温度变化大于气温。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白天,夜间气温和地温的变化相对较小,夜间,平均地温甚至略有升高。在植被改善的地区,夏季平均气温和平均地温日较差均减小。植被覆盖改善后,空气湿度在白天和夜间均明显增加,白天增加量大于夜间,而影响范围则小于夜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93 / 3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月和季节尺度区域气候模拟的对比分析 [J].
胡轶佳 ;
钟中 ;
闵锦忠 .
高原气象, 2007, (04) :862-873
[2]   RegCM3模式对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的模拟 [J].
张冬峰 ;
高学杰 ;
白虎志 ;
李栋梁 .
高原气象, 2005, (05) :714-720
[3]   土壤干旱化对短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J].
王安宇 ;
冯瑞权 ;
唐天毅 ;
吴池胜 ;
樊琦 ;
蒙伟光 ;
侯尔滨 ;
李江南 .
高原气象, 2004, (05) :580-586
[4]   植被变化对辽西夏季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 [J].
刘宁微 ;
周小珊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05) :632-640
[5]   区域气候模式中侧边界地形缓冲区作用的数值试验 [J].
钟中 ;
苏炳凯 ;
赵鸣 ;
汤剑平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1) :48-54
[6]   温室效应对青藏高原及青藏铁路沿线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J].
高学杰 ;
李栋梁 ;
赵宗慈 ;
Filippo Giorgi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3, (05) :458-463
[7]   MM5模式对区域气候模拟的性能试验 [J].
刘栋 .
高原气象, 2003, (01) :71-77
[8]   区域气候模式对华北夏季降水的气候模拟 [J].
吕世华 ;
陈玉春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9, (04) :632-640
[9]   高分辨嵌套区域气候模式对我国中、东部地区夏季气候的数值模拟 [J].
范广洲 ;
吕世华 .
高原气象, 1999, (04) :641-648
[10]   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模拟和问题 [J].
钱永甫 ;
王谦谦 ;
刘华强 ;
郑维忠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9, (03) :34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