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潜流湿地中微生物生物量特征

被引:4
作者
付融冰 [1 ]
朱宜平 [2 ]
杨海真 [2 ]
顾国维 [2 ]
机构
[1]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2]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富营养化水体;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微生物生物量; 空间分布; 季节变化; 相关性;
D O I
10.13227/j.hjkx.2008.10.009
中图分类号
X172 [环境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构建了水平潜流芦苇人工湿地,在固定水力负荷条件下,对富营养化污水进行了近2年的修复处理.分别在第2年的1、5、8和10月份在湿地前、中、后部不同深度处取基质样品,采用氯仿熏蒸法测定了微生物生物量.结果表明,湿地基质微生物碳(MB-C)、微生物氮(MB-N)和微生物磷(MB-P)基本遵循前部大于中部大于后部和上层大于下层的规律.微生物量1、5月份大于8、10月份.考察了基质微生物量与同期湿地氮磷去除效率的关系,结果显示,湿地基质微生物量与TN去除率相关性不显著;MB-C与TP以及MB-N、MB-P与TP去除率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98(p<0.05)和-0.99(p<0.01).在人工湿地中,微生物量本身参与到系统中氮素、磷素的循环转化,成为一个动态活性营养库,可以被植物利用,在每个生长年内随植物生长和温度变化而波动,在本试验条件下,第2年MB-C、MB-N和MB-P平均分别为85.0~160.6、16.3~34.9和3.12~5.77μg·g-1.湿地微生物量和氮磷净化能力的变化特征是温度、微生物、植物、基质以及酶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754 / 27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人工湿地基质微生物状况与净化效果相关分析 [J].
付融冰 ;
杨海真 ;
顾国维 ;
张政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6) :46-51
[2]   洞庭湖湿地土壤碳、氮、磷及其与土壤物理性状的关系 [J].
彭佩钦 ;
张文菊 ;
童成立 ;
仇少君 ;
张文超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0) :1872-1878
[3]   微生物生物量C、土壤呼吸的季节性变化与黑土稻田甲烷排放 [J].
梁巍 ;
岳进 ;
吴劼 ;
史奕 ;
黄国宏 ;
梁战备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2) :2278-2280
[4]   旱地土壤微生物磷测定方法研究 [J].
吴金水 ;
肖和艾 ;
陈桂秋 ;
黄敏 .
土壤学报, 2003, (01) :70-78
[5]   不同草原生境下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研究 [J].
孙维 ;
赵吉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29-31
[6]   香蒲、灯心草人工湿地的研究──Ⅱ.净化污水的空间 [J].
成水平 ;
夏宜琤 .
湖泊科学, 1998, (01) :62-66
[7]   芦苇床系统净化污水的机理 [J].
李科德,胡正嘉 .
中国环境科学, 1995, (02) :140-144
[8]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
[9]   Spati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gross nitrogen transformations and microbial biomass in a Northeastern US grassland [J].
Corre, MD ;
Schnabel, RR ;
Stout, WL .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02, 34 (04) :445-457
[10]   Temporal analysis of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along a toposequence in Pineland soils [J].
Rogers, BF ;
Tate, RL .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01, 33 (10) :1389-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