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失败儿童1型和2型细胞因子研究

被引:14
作者
王建设
朱启镕
机构
[1]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染科,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染科上海,上海
关键词
疾病传播,垂直; 肝炎病毒,乙型; 肝炎疫苗,乙型; 治疗失败; 干扰素Ⅱ型; 细胞活素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92 [医学免疫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2 ;
摘要
目的 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刺激下 1型和 2型细胞因子的反应探讨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HBV)导致免疫失败的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和ELISA技术对 2 9例宫内感染免疫失败儿童、9例宫内感染有效儿童及 2 5名正常儿童PBMC在丝裂原 (植物血凝素和细菌脂多糖 )、酵母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及无刺激物时干扰素 (IFN) γ、白细胞介素 (IL) 4和IL 12P70的分泌进行检测。结果 丝裂原刺激时IFN γ分泌和IFN γ自发分泌在免疫失败组有增高趋势。和自发分泌比较 ,在HBsAg刺激时 ,对照组、有效组和免疫失败组均表现为分泌增加 ,但免疫失败组增加值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在各种刺激时IL 4和IL 12分泌低于可检测水平。丝裂原刺激时IFN γ分泌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正相关。结论 特异性刺激时 1型细胞因子分泌不足可能是宫内感染HBV导致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 ,1型细胞因子非特异性反应增强可能与肝细胞损伤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婴儿乙型肝炎疫苗单独及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后的长期随访研究 [J].
王建设 ;
朱启镕 .
中国计划免疫, 2001, (02) :36-39
[2]   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儿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与其相关细胞因子关系研究 [J].
于广军 ;
吕晴 ;
张公惠 ;
顾新焕 .
中华儿科杂志, 1999, (07) :11-14
[3]   宫内HBV感染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小儿的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J].
俞蕙 ;
朱启镕 ;
吕晴 ;
苏贻新 .
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7, (02)
[4]  
Regulation of the IL-12/IL-12R axis:a critical step in T-helper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effector function. Sinigaglia F,D’’Ambrosio D,Panina-Bordignon P, et al. Immunological Reviews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