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19
作者
江湖
熊勇华
许杨
机构
[1]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食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食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南昌,南昌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检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07 [食品标准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曲霉毒素是由某些真菌产毒菌株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由于其具有极强的毒性、致癌性以及在自然界存在的普遍性 ,许多国家对其进行了限量要求。并且随限量要求的不断提高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也不断发展。目前已有TLC法、HPLC法、ELISA法、RIA法、CE法、IC法等检测方法。建立快速、无污染、无毒的检测体系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52 / 25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真菌毒素的微生物脱毒技术 [J].
孙建和 ;
陆苹 ;
顾红香 .
微生物学通报, 2003, (01) :60-63
[2]   免疫层析技术研究进展 [J].
王中民 ;
李君文 .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1, (02) :96-97
[3]   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B、G、G的多功能净化柱-高效薄层色谱分析 [J].
张鹏 ;
张艺兵 ;
赵卫东 .
分析测试学报, 1999, (06) :62-64
[4]   四种ELISA方法检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对比研究附视频 [J].
刘滨磊 ;
刘兴玠 .
卫生研究, 1990, (06) :25-27+55
[5]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M].王晶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6]  
现代微生物毒素学.[M].焦炳华;谢正〓主编;.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7]  
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标准手册.[M].杨惠芬等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