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的制度变迁与理论发展——从《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切入

被引:9
作者
艾佳慧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民边界; 司法正义观; 刑诉制度变迁;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1.05.019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一书展示的两个理论命题(合作性司法模式和案卷笔录中心主义),以一种制度变迁的大历史观和理性行动者视角,站在社会科学研究的立场,分别从刑民边界模糊还是清晰、两种司法正义观的冲突以及时空交错背景下的刑事诉讼制度变迁三个角度对刑事诉讼法学中的一些重要的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基于此,对于未来的刑事诉讼制度变革,"拿来主义"式的法律移植效果恐怕不佳。在司法实践层面,我们可能需要更多地方性的制度创新和试错;在理论研究层面,则需要更多扎实的实证研究和基于中国问题的理论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5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从社会变迁角度重新审视程序制度的功能 [J].
艾佳慧 .
法商研究, 2008, (06) :61-65
[2]   法学三十年:重新出发 [J].
冯象 .
读书, 2008, (09) :20-28
[3]   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对中国刑事审判方式的重新考察 [J].
陈瑞华 .
法学研究, 2006, (04) :63-79
[4]   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 [J].
张维迎 ;
邓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3) :99-112+207
[6]  
协商性司法[M]. 法律出版社 , 马明亮, 2007
[7]  
法律与文学[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朱苏力, 2006
[8]  
修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M]. 法律出版社 , 陈晓明, 2006
[9]  
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米尔伊安·R.达玛什卡(MirjanR.Damaska)著, 2004
[10]  
信息、信任与法律[M]. 三联书店 , 张维迎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