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部54万年以来元素地球化学记录及其反映的古环境演变

被引:10
作者
贺子丁
刘志飞
李建如
谢昕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碳酸盐地层; XRF岩芯元素扫描; 东亚夏季风; 海平面变化; 晚第四纪; 南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通过对南海西部上升流区MD05-2899孔开展高分辨率碳酸盐地层学和XRF岩芯扫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重建了晚第四纪54万来以来东亚夏季风的演化历史,探讨海平面升降对南海西部陆源碎屑供应量的影响。研究选用了ln(Ba/Al)作为该海区古生产力的指标,ln(Br/Al)作为有机物的指标,ln(Ti/Al)作为陆源碎屑供应量的指标。研究结果显示,东亚夏季风在过去54万年以来强度不断增强,具有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特征,在间冰期强盛和冰期减弱,是控制该海区有机物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东亚夏季风不断强盛可能直接导致了南海周边陆地降雨增强,河流径流量加大,使得南海西部上升流区域的陆源碎屑供应量在间冰期明显高于冰期。研究发现,当相对海平面低于-60 m的时候,大面积暴露的巽他陆架可能向南海西部深水区输入大量陆源碎屑物质,造成研究站位的陆源碎屑供应量在冰盛期出现高值。因此,晚第四纪的东亚夏季风演化和海平面升降共同控制了南海西部上升流区陆源碎屑物质供应量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3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全球季风的地质演变 [J].
汪品先 .
科学通报 , 2009, (05) :535-556
[2]   南海西部越南岸外晚第四纪黏土矿物记录:物源分析与东亚季风演化 [J].
刘志飞 ;
赵玉龙 ;
李建如 ;
Christophe Colin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9) :1176-1184
[3]   南海深水区末次冰期和冰后期沉积物堆积速率的特征 [J].
黄维 ;
汪品先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7, (05) :69-73
[4]   南海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进展 [J].
赵泉鸿 ;
汪品先 .
第四纪研究, 1999, (06) :481-501
[5]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深水区的沉积速率 [J].
黄维 ;
汪品先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1) :13-17
[6]   西太平洋边缘海的冰期碳酸盐旋回附视频 [J].
汪品先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8, (01) :2-5+7-8+10-12
[7]  
Calibration of XRF core scanners for quantitative geochemical logging of sediment cores: Theory and application[J] . Gert Jan Weltje,Rik Tjallingii.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2008 (3)
[8]  
Astronomical forcing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mirrored by the composition of Pliocene South China Sea sediments[J] . Rolf Wehausen,Hans-Jürgen Brumsack.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2002 (3)
[9]  
East Asian monsoon climate during the Late Pleistocene: high-resolution sediment record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J] . L Wang,M Sarnthein,H Erlenkeuser,J Grimalt,P Grootes,S Heilig,E Ivanova,M Kienast,C Pelejero,U Pflaumann.Marine Geology . 1999 (1)
[10]  
CORTEX, a shipboard XRF-scanner for element analyses in split sediment cores[J] . J.H.F Jansen,S.J Van der Gaast,B Koster,A.J Vaars.Marine Geology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