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南京创新空间协同规划策略研究
被引:5
作者
:
陶承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战略规划所
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战略规划所
陶承洁
[
1
]
吴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战略规划所
吴岚
[
2
]
机构
:
[1]
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战略规划所
[2]
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来源
:
规划师
|
2018年
/ 10期
关键词
:
创新空间;
协同创新;
空间布局;
创新产业;
创新社区;
南京;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创新驱动是新时代城市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正确认识创新空间的特征、功能和布局对创新驱动带动城市发展具有深刻意义。文章以南京为例,在梳理城市现有创新空间资源的基础上,以协同创新为切入点,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探讨了如何协同国家空间战略、优化内部空间布局和强化创新载体功能,并从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创新人才和创新文化方面提出创新空间发展策略,打造创新名城。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构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戴艳萍
;
胡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威海)
胡冰
.
经济体制改革,
2018,
(02)
:194
-199
[2]
借鉴美国“硅巷”模式打造深圳东部高新区
[J].
林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院
林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壬癸
.
宏观经济管理,
2017,
(S1)
:350
-351
[3]
创新型企业集聚新趋势与中心城区复兴新路径——以纽约硅巷复兴为例
[J].
邓智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
邓智团
.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22
(12)
:51
-56
[4]
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空间研究——以杭州为例
[J].
汤海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杭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办公室
汤海孺
.
城市规划,
2015,
39(S1)
(S1)
:19
-24+63
[5]
政府参与的创新空间“组”模式与“织”导向初探——以南京市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凯
.
城市规划,
2015,
39
(03)
:49
-53+64
[6]
创新驱动视角下的城市功能再设计与空间再组织
[J].
屠启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屠启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智团
.
科学学研究,
2011,
29
(09)
:1425
-1434
[7]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的关联性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爱萍
;
马有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马有才
.
科技管理研究,
2009,
29
(11)
:364
-365+377
[8]
当代城市创新空间理论与发展模式研究[D]. 曾鹏.天津大学. 2007
[9]
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M]. 科学出版社 , 王兴平著, 2005
←
1
→
共 9 条
[1]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构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戴艳萍
;
胡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威海)
胡冰
.
经济体制改革,
2018,
(02)
:194
-199
[2]
借鉴美国“硅巷”模式打造深圳东部高新区
[J].
林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院
林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壬癸
.
宏观经济管理,
2017,
(S1)
:350
-351
[3]
创新型企业集聚新趋势与中心城区复兴新路径——以纽约硅巷复兴为例
[J].
邓智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
邓智团
.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22
(12)
:51
-56
[4]
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空间研究——以杭州为例
[J].
汤海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杭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办公室
汤海孺
.
城市规划,
2015,
39(S1)
(S1)
:19
-24+63
[5]
政府参与的创新空间“组”模式与“织”导向初探——以南京市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凯
.
城市规划,
2015,
39
(03)
:49
-53+64
[6]
创新驱动视角下的城市功能再设计与空间再组织
[J].
屠启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屠启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智团
.
科学学研究,
2011,
29
(09)
:1425
-1434
[7]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的关联性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爱萍
;
马有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马有才
.
科技管理研究,
2009,
29
(11)
:364
-365+377
[8]
当代城市创新空间理论与发展模式研究[D]. 曾鹏.天津大学. 2007
[9]
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M]. 科学出版社 , 王兴平著, 200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