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美国“硅巷”模式打造深圳东部高新区

被引:4
作者
林奇
张壬癸
机构
[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大梧桐产业带; 深圳东部高新区; 硅巷; 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
D O I
10.19709/j.cnki.11-3199/f.2017.s1.200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罗湖区是深圳最早开发的城区之一。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区老化、土地空间匮乏以及缺少高端创新人才,使得罗湖区的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对此罗湖区提出全面振兴发展的战略,通过"大梧桐产业带"的建设来推进科技与产业创新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50 / 35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国际高新企业为何流行“搬回市区” [J].
邓智团 .
理论导报, 2017, (03) :47-48
[2]   锚定+创新街区的创新集聚模式研究 [J].
胡琳娜 ;
张所地 ;
陈劲 .
科学学研究, 2016, 34 (12) :1886-1896
[3]   创新型企业集聚新趋势与中心城区复兴新路径——以纽约硅巷复兴为例 [J].
邓智团 .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22 (12) :51-56
[4]   美国硅巷发展模式对中国国家高新区的启示——以天津高新区的发展为例 [J].
李文增 .
中国高新区, 2015, (01) :48-51
[5]   借鉴香港经验 助推罗湖发展——香港因素与深圳罗湖发展研讨综述 [J].
温天庆 ;
叶志伟 ;
方海波 .
特区经济, 2007, (08) :28-29
[6]  
环“罗湖金三角”旧工业区改造的路径与策略探究[A]. 胡盈盈,李江,贺传皎,刘昕.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