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煤田二叠纪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32
作者
郑刘根
刘桂建
张浩原
高连芬
薛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 Illinois State Geological Survey(Emeritus),Champaign,IL,USA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煤层; 二叠纪; 淮北煤田;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6.01.005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0709 ; 081803 ;
摘要
从淮北煤田二叠系10,7,5,4和3煤层中采集34个样品,采用等离子体质谱(ICPMS)、中子活化(INNA)、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等方法对样品中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了测试,利用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煤中矿物质及其煤质参数进行了测定。在各种测试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稀土元素含量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地球化学参数和分布模式,探讨了淮北煤田二叠纪煤中稀土元素的主要来源及其在煤中的主要赋存方式。研究表明:与华北和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本区煤层中稀土元素相对富集;产于石盒子组煤中的稀土元素含量高于山西组的,在同一煤层中自下而上稀土元素含量有增高趋势,在顶底板中可能出现富集。Ce呈正异常,Eu明显负异常,不同煤层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相似,稀土元素和灰分具有较好的正相关,∑REE与灰分、灰分中的主要元素以及典型陆源灰分中的微量元素正相关,与反映海相的低灰组分相关性较差。结合煤中矿物质的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获知,淮北煤田二叠纪成煤环境基本不受海水影响,稀土元素主要由陆源供给,而且主要赋存在以高岭石、伊利石为主的粘土矿物中。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山西平朔矿区上石炭统太原组11号煤层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煤微环境 [J].
秦勇 ;
王文峰 ;
宋党育 ;
张晓东 .
古地理学报, 2005, (02) :249-260
[2]   华北若干晚古生代煤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特征 [J].
代世峰 ;
任德贻 ;
李生盛 .
地球学报, 2003, (03) :273-278
[3]   煤及顶板中稀土元素赋存状态及逐级化学提取 [J].
代世峰 ;
任德贻 ;
李生盛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2, (05) :12-16
[4]   临沧锗矿褐煤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J].
戚华文 ;
胡瑞忠 ;
苏文超 ;
漆亮 .
地球化学, 2002, (03) :300-308
[5]   中国西南煤中的稀土元素 [J].
李大华 ;
胡礼忠 ;
陈坤 ;
邓涛 .
中国煤田地质, 2002, (01) :11-13
[6]   煤中微量元素富集的主要因素分析 [J].
刘桂建 ;
彭子成 ;
杨萍玥 ;
王桂梁 ;
张威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1, (04) :1-4
[7]   淮北煤田煤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J].
赵志根 ;
唐修义 ;
李宝芳 .
地球化学, 2000, (06) :578-583
[8]   淮南矿区煤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J].
赵志根 ;
唐修义 ;
李宝芳 .
沉积学报, 2000, (03) :453-459
[9]   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富集的成因类型初探 [J].
任德贻 ;
赵峰华 ;
张军营 ;
许德伟 .
地学前缘, 1999, (S1) :17-22
[10]   济宁煤田煤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研究 [J].
刘桂建 ;
杨萍月 .
地质地球化学, 1999, (04) :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