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中稻齐穗后叶片SPAD值衰减对再生力的影响

被引:21
作者
徐富贤
熊洪
张林
郭晓艺
朱永川
周兴兵
刘茂
机构
[1] 不详
[2]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3] 不详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再生力; SPAD值衰减指数; 库源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3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明影响再生力的主作关键植株性状,为杂交水稻及其再生稻的高产育种与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18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通过相关、回归与通径分析,研究了杂交中稻植株性状与再生力关系及主作和再生总体高产组合的穗粒结构。【结果】活芽率、发苗力、再生稻有效穗和产量4个性状是代表品种再生力的关键因子,增加有效穗是进一步提高再生稻产量的重要途径;穗粒数、叶颖花比、叶粒数比、叶粒重比、LAI衰减指数和SPAD值衰减指数分别与活芽率、发苗力、再生稻有效穗和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仅有头季稻齐穗期至成熟期叶片SPAD值衰减指数对活芽率、发苗力、再生稻有效穗和产量的偏相关均达显著以上水平;同一个组合同时实现头季稻和再生稻均分别达到最高产量的可能性小,两季总产同时满足理论产量达11.5t·hm-2和产量潜力达14t·hm-2的高产组合的主作群体主要特征最佳取值范围:穗粒数为160~190粒,叶粒重比0.0737~0.0827cm2·mg-1、SPAD值衰减指数0.4029~0.5409、有效穗232.12万~249.40万/hm2、结实率81.54%~85.74%、千粒重28.58~30.07g、单穗重4.13~4.43g。【结论】再生稻进一步高产的主攻目标是增加有效穗,头季稻齐穗到成熟叶片SPAD值衰减指数可作为鉴定再生力的新指标,中等偏大穗品种是中稻-再生稻总体高产的重要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442 / 345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杂交中稻再生力与头季稻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任天举
    蒋志成
    王培华
    李经勇
    张晓春
    鲁远源
    刘贤双
    [J]. 作物学报, 2006, (04) : 613 - 617
  • [2] 杂交中稻再生力的鉴定方法
    徐富贤
    郑家奎
    朱永川
    熊洪
    王贵雄
    [J]. 作物学报, 2005, (04) : 506 - 510
  • [3] 杂交中稻源库比对籽粒充实的影响及其高产组合的源库特征
    徐富贤
    熊洪
    朱永川
    王贵雄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2) : 265 - 271
  • [4] 籼型杂交中稻高产组合的植株性状及其分类附视频
    徐富贤
    熊洪
    郑家奎
    朱永川
    王贵雄
    [J].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05) : 558 - 562
  • [5] 杂交中稻强再生力品种的冠层特征研究
    徐富贤
    熊洪
    赵甘霖
    洪松
    [J]. 作物学报, 2002, (03) : 426 - 430
  • [6] 杂交中稻高产品种灌浆期的库源特征
    徐富贤
    郑家奎
    朱永川
    王贵雄
    [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2) : 120 - 122
  • [7] 杂交中稻粒叶比与再生力的关系
    徐富贤
    熊洪
    [J].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04) : 58 - 61
  • [8] 杂交中稻收割前再生芽死亡机理及其调节
    徐富贤
    熊洪
    赵甘霖
    洪松
    不详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0, (04) : 31 - 37
  • [9] 南方稻区再生稻研究进展及发展
    熊洪
    冉茂林
    徐富贤
    洪松
    [J]. 作物学报, 2000, (03) : 297 - 304
  • [10]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
    袁隆平
    [J]. 杂交水稻, 1997, (06) : 4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