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基因序列探讨稻属药稻复合体二倍体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

被引:11
作者
包颖
葛颂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重点实验室北京,曲阜师范大学生物系,山东曲阜,北京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系统发育关系; 药稻复合体; 二倍体; 多基因序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9 [植物分类学(系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稻属药稻复合体Oryzaofficinaliscomplex中有 5个二倍体物种 ,涉及B、C和E 3个染色体组 ,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其中 ,O .australiensis是稻属中惟一含E染色体组的物种 ;O .punctata则是惟一含B染色体组的物种。虽然O .officinalis、O .rhizomatis和O .eichingeri都含C染色体组 ,但由于它们间断分布在亚洲和非洲 ,可能在稻属异源多倍体成种中发挥了不同作用。染色体组B、C和E之间 ,以及上述二倍体物种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其在稻属多倍体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都是稻属系统和进化研究中长期争论的问题。本文利用多基因片段 ,包括叶绿体matK基因、nrDNAITS片段、低拷贝核基因Adh1和Adh2 ,探讨了这些二倍体种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染色体组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独立和合并的分析显示了一致的系统发育关系 ,即C染色体组和B染色体组的亲缘关系要比它们和E染色体组的更近。在 3个含C染色体组的二倍体中 ,O .officinalis和O .rhizomatis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值得注意的是 ,在O .eichingeri种内 ,尽管基于多基因的数据支持来自斯里兰卡的样品和来自非洲的样品为单系分支 ,但是较低的支持率表明这两个地区的样品间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分化 ,值得进一步利用形态、遗传和地理学证据从居群水平上进行深入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497 / 50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双探针原位杂交揭示稻属BB、CC和EE基因组之间的分化(英文) [J].
李常宝 ;
张大明 ;
葛颂 ;
卢宝荣 ;
洪德元 .
植物学报, 2000, (09) :988-990
[2]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Oryza species revealed by AFLP markers [J].
Aggarwal, RK ;
Brar, DS ;
Nandi, S ;
Huang, N ;
Khush, GS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9, 98 (08) :1320-1328
[3]  
Polymorphism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species in the genus Oryza as determined by analysis of nuclear RFLPs[J] . Z. Y. Wang,G. Second,S. D. Tanksley.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5 (5)
[4]  
Testingspeciesphylogeniesandphlogeneticmethodswithcongruence. MiyamotoMM,FitchMW. SystematicBiology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