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证”研究的思考

被引:16
作者
杨维益
陈家旭
王天芳
李峰
梁嵘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辨病论治; 动物模型; 中医; 中国医药学; 微观辨证; 辨证论治; 辨症施治; 治则; 微观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2 [中医基础理论];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正> 人们普遍认为辩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证”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研究是中医基础研究的核心。因此,辨证论治的一些内容曾被列入七五攻关项目,有必要采用科学手段确定其科学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4 / 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体西用与“证”的动物模型 [J].
杨维益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4, (06) :14-18+69-70
[2]   对方药用于动物模型反证法的若干思考 [J].
梁茂新 .
中国医药学报, 1994, (01) :43-46
[3]   论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学问题——关于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的几点思考 [J].
匡萃璋 .
中国医药学报, 1992, (05) :3-8+64
[4]   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 [J].
沈自尹 .
中医杂志, 1986, (02) :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