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本体:形塑现代中国价值形态的基础

被引:6
作者
孙向晨
机构
[1]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关键词
双重本体; 现代性; 合理的形式; 个体本位; 亲亲本位; 现代中国价值形态;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5.06.004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经常把西学和现代性思想"二而合一"地来谈论,不同的说法显露出不同的价值立场,但无论哪种立场,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思想在现代世界的表述中都被遮蔽了。因此,我们需要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立场,在现代世界的视野中重新定位中国文化传统。面对生活世界,我们常常不得不置身于"古今中西"的视野中,但无论古今,抑或中西,各有其羁绊我们思考的限制,我们需以"本体"的高度重新审视现代文明的核心观念与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观念,当代中国的生活正处于这双重世界的张力中。只有梳理清楚这"双重本体",我们才能真正形塑现代中国的价值形态。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34+19 +1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公民宗教:现代政治的秘密保障 [J].
孙向晨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6) :30-37+67
[2]   “中外为体 中外为用”——中国文化现代化刍议 [J].
周策縱 .
中国文化, 1994, (02) :6-12
[3]   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 [J].
张法 ;
张颐武 ;
王一川 .
文艺争鸣, 1994, (02) :10-20
[4]  
...论语·子路篇.,
[5]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M].苏力; 陈春声; 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6]  
论僭政.[M].何地译;施特劳斯;科耶夫著;.华夏出版社.2006,
[7]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马克斯·韦伯著;于晓;陈维纲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M].余英时;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9]  
论个体主义.[M].(法)路易·迪蒙(LouisDumont)著;谷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0]  
历史哲学.[M].(德)黑格尔(G.W.F.Hegel)著;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