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材料99CDAM的发现及遗传分析

被引:30
作者
梅德圣
王汉中
李云昌
胡琼
李英德
徐育松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矮秆突变; 遗传分析;
D O I
10.16288/j.yczz.2006.07.015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杂种优势的利用,油菜株高增加了20 cm以上,导致油菜生长后期倒伏的风险加大,通过利用特殊矮秆基因来控制株高将是解决倒伏问题的有效方法。在甘蓝型油菜自交多代品系中发现了一个株高85 cm左右的矮秆突变株99CDAM,该突变株具有开花早、分枝多等优良特性,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较好,并能稳定遗传,具有重要的育种利用价值。对99CDAM和高秆品系2091、7045和7350的正反交F1以及99CDAM和2091杂交的F2代、BC1代及F2:3家系的遗传分析结果:99CDAM的矮秆性状主要受3对隐性基因控制,存在母体细胞质效应,与以往的甘蓝型矮秆油菜有明显的区别。
引用
收藏
页码:851 / 8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植物数量性状遗传体系的分离分析方法研究 [J].
盖钧镒 .
遗传, 2005, (01) :130-136
[2]   水稻株高性状的研究进展 [J].
马良勇 ;
李西明 ;
朱旭东 .
福建稻麦科技, 2001, (04) :20-23
[3]   小麦矮源的利用和矮秆基因的研究进展 [J].
徐相波 ;
张爱民 ;
李新华 ;
孙永堂 .
核农学报, 2001, (03) :188-192
[4]   甘蓝型油菜DH群体几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J].
余凤群 ;
金明源 ;
肖才升 ;
王蕾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8, (03) :44-48
[5]   甘蓝型矮秆油菜“矮源1号”鉴定研究初报 [J].
浦惠明,戚存扣,傅寿仲 .
作物品种资源, 1995, (01) :23-24
[6]  
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分析.[D].沈金雄.华中农业大学.2003, 04
[7]  
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体及矮秆基因分子标记的研究.[D].黄天带.华中农业大学.2003, 04
[8]   MOLECULAR TAGGING OF THE DWARF BREIZH (BZH) GENE IN BRASSICA-NAPUS [J].
FOISSET, N ;
DELOURME, R ;
BARRET, P ;
RENARD, M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5, 91 (05) :756-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