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大气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变化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9
作者
张承中 [1 ]
陈静 [1 ]
刘立忠 [1 ]
李文慧 [2 ]
马万里 [3 ]
机构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2]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3]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季节变化; 来源解析; 风险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X820.4 [风险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对西安市2009年6月—2010年5月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TSP)和气态样品进行了连续采样,利用GC-MS对16种PAHs进行分析。∑PAHs浓度(气相+颗粒相)范围为39.93~1 032.46 ng/m3,平均值为197.34 ng/m3;其中,冬季大气中∑PAHs浓度最大,相对浓度的范围为31.21%~72.98%,而夏季的浓度最小;检测出16种2~6环的PAHs,其中以3~4环为主。利用特征分子比值法和因子分析进行源解析,发现研究区PAHs的主要来源为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通过苯并(a)芘(BaP)等效毒性(BEQ)和苯并(a)芘等效致癌浓度(BaPE)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西安大气中PAHs的毒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特别是秋季和冬季大气中PAHs对人类的健康存在较大的潜在威胁。
引用
收藏
页码:4579 / 45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西安采暖季大气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 李文慧,张承中,马万里,周变红,刘焱明,蒋君丽,李一凡.环境科学. 2010(07)
[2]  
哈尔滨市大气气相中多环芳烃的研究[J]. 马万里,李一凡,孙德智,齐虹,刘丽艳,张志,田崇国,沈吉敏.环境科学. 2009(11)
[3]   西安冬季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组成及风险评价 [J].
沈振兴 ;
周娟 ;
曹军骥 ;
韩志伟 ;
李建军 ;
刘随心 ;
霍宗权 ;
韩月梅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9, 43 (11) :114-120
[4]   上海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变化特征和致癌风险评价 [J].
熊胜春 ;
陈颖军 ;
支国瑞 ;
盛国英 ;
傅家谟 .
环境化学, 2009, (01) :117-120
[5]   深圳南头半岛冬季大气中PAHs的分布特征与来源 [J].
刘国卿 ;
张干 ;
刘德全 ;
童永彭 ;
张鸿 ;
孙慧斌 .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07) :588-592
[6]   南京大气中多环芳烃的相分布 [J].
李秋歌 ;
赵欣 ;
LIAN ;
高士祥 ;
王格慧 ;
王连生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04) :34-36+39+117
[7]   北京东南郊大气TSP中多环芳烃的源解析 [J].
张树才 ;
张巍 ;
王开颜 ;
沈亚婷 ;
胡连伍 ;
万超 ;
岳大攀 ;
王学军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3) :452-458
[8]   西安市冬季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J].
刘颐亭 ;
邓顺熙 ;
潘华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7, (01) :67-70
[9]   Development of analytical methods for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airborne particulates: A review [J].
HAYAKAWA Kazuichi ;
MAEDA Tsuneaki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7, (01) :1-11
[10]   青海瓦里关大气中多环芳烃的研究 [J].
成海容 ;
张干 ;
刘向 ;
李军 ;
祁士华 ;
赵玉成 .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06) :646-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