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冬季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组成及风险评价

被引:15
作者
沈振兴 [1 ,2 ]
周娟 [1 ,2 ]
曹军骥 [1 ,2 ]
韩志伟 [3 ]
李建军 [1 ]
刘随心 [2 ]
霍宗权 [1 ]
韩月梅 [1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多环芳烃; 苯并(a)芘(BaP)等效质量浓度; 风险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2006-12-19~至2007-01-15采集的西安冬季昼夜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S-MS)分析检测出美国EPA优先控制的12种多环芳烃(PAHs),结果显示,西安冬季大气PM10中白天与夜晚总的PAHs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12.0ng·m-3和346.0ng·m-3,且PM10中主要以4~5环的多环芳烃为主.采用苯并(a)芘(BaP)等效质量浓度(BaPE)评价PAHs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苯并(a)芘(BaP)白天及晚上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0.0ng·m-3和34.8ng/m3,计算得出西安冬季白天与晚上的BaPE平均值分别为45.3ng·m-3、51.0ng·m-3,含量超过国家标准4.5倍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南京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状况 [J].
张强华 ;
石莹莹 ;
李东 ;
钟秦 .
环境科学与技术 , 2007, (10) :42-44+117
[2]   北京城市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 [J].
赵淑莉 ;
戴天有 ;
段小丽 ;
魏复盛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3) :16-20
[3]   青岛市近岸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其相关分析 [J].
张延青 ;
孙英兰 ;
王燕 ;
谭培功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475-480
[4]   环境中多环芳烃(PAHs)的来源与监测分析方法 [J].
赵文昌 ;
程金平 ;
谢海 ;
马英歌 ;
王文华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03) :105-107+121
[5]   2003年秋冬季西安大气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理化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J].
曹军骥 ;
李顺诚 ;
李杨 ;
Judith CChow ;
Kochy Fung .
自然科学进展, 2005, (12) :1460-1466
[6]   南京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源识别及污染评价 [J].
牛红云 ;
王荟 ;
王格慧 ;
刘树深 ;
高士祥 ;
王连生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5) :544-548
[7]   环境空气中多环芳烃的采样与分析技术 [J].
于粤 ;
王玉平 ;
姜荻 ;
王强 ;
李国刚 .
中国环境监测, 2005, (04) :37-39
[8]   广州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变化 [J].
谭吉华 ;
毕新慧 ;
段菁春 ;
唐晓玲 ;
盛国英 ;
傅家谟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7) :855-862
[9]   北京部分地区大气PM10中多环芳烃的季节性变化 [J].
周家斌 ;
王铁冠 ;
黄云碧 ;
毛婷 ;
钟宁宁 ;
张逸 ;
张晓山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1) :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