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部分地区大气PM10中多环芳烃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25
作者
周家斌
王铁冠
黄云碧
毛婷
钟宁宁
张逸
张晓山
机构
[1]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PM10); 多环芳烃; 季节性变化; 污染源;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采集了北京城乡结合部和郊区 2003 年 4 个季节大气 PM10样品,用超声萃取-GC/MS 技术分析了其多环芳烃的组成.结果表明,17 种母核多环芳烃总量在8.46~296.57ng/m3之间,城乡结合部的浓度是郊区的1.02~1.58倍.PAHs总量的季节性变化与采样时环境温度显示出较好的负相关性,即冬季>秋季>春季>夏季.郊区和城乡结合部冬季 PAHs 总量分别是夏季的 22.25 倍和 34.41 倍,显示了燃煤取暖对北京冬季大气 PAHs 污染的贡献极为显著.运用多种多环芳烃比值综合判断,北京大气 PM10中 PAHs 主要以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混合来源为主,石油源和木材燃烧源的贡献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北京地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现状分析 [J].
赵越 ;
潘钧 ;
张红远 ;
郭继勇 ;
魏强 ;
时建纲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1) :67-69
[2]   太原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空间分布及来源分析 [J].
彭林 ;
曾凡刚 ;
陈名樑 ;
刘裕明 .
岩矿测试, 2003, (03) :206-210
[3]   澳门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的源解析尝试 [J].
祁士华 ;
盛国英 ;
傅家谟 ;
王志石 ;
闵育顺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2) :23-27
[4]   民用燃煤、焦化厂和石油沥青工业多环芳烃源成分谱的比较研究 [J].
朱先磊 ;
刘维立 ;
卢妍妍 ;
朱坦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2) :199-203
[5]   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进展 [J].
李红 ;
曾凡刚 ;
邵龙义 ;
时宗波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2, (01) :85-87
[6]   色谱质谱中的选择离子监测方式定量分析柴油机排气微粒中多环芳香烃 [J].
宋崇林 ;
范国梁 ;
涂险峰 ;
李万众 ;
段家修 .
分析化学, 2000, (09) :1121-1125
[7]   空气污染与儿童呼吸系统患病率的相关分析 [J].
魏复盛 ;
胡伟 ;
滕恩江 ;
吴国平 ;
JimZhang ;
RobertS.Chapman .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03) :220-224
[8]   公路隧道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朱利中 ;
刘勇建 ;
沈红心 ;
沈学优 ;
邱殿星 ;
周宁 .
中国环境科学, 1999, (03) :201-205
[9]   广州市气溶胶中多环芳烃分布、季节性变化及来源判识指标 [J].
成玉 ;
陈立民 ;
盛国英 ;
闵育顺 ;
傅家谟 ;
邵波 .
中国环境科学 , 1998, (02) :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