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杨山冲尾矿库尾砂重金属元素的迁移规律

被引:40
作者
周元祥
岳书仓
周涛发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尾矿库; 尾砂; 重金属; 淋滤; 迁移; 铜陵矿区;
D O I
10.13198/j.res.2010.04.123.zhouyx.016
中图分类号
X5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安徽铜陵杨山冲尾矿库使用期为1966—1990年,堆积了近1 308×104t尾矿,选择该尾矿库进行尾砂重金属迁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风化条件下,Cu,As,Hg,Cd和Pb的淋滤迁移速度相对较快,Zn略慢;Zn,Pb,Hg和Cd在50~60 cm深处产生了二次富集;不同位置的尾砂中重金属迁移规律有一定差异,低洼区Zn,As和Cd等在表层形成局部富集,100 cm以内浅层尾砂中也有部分重金属元素二次富集;经过长期风化氧化和淋滤作用,浅层尾砂中的重金属元素易淋滤部分大多被淋失,风化后尾砂中Cu,Pb,As和Hg以残渣态为主要赋存形式,其含量占全量比例均大于35%,其次为铁锰氧化态,其中Zn和Cd以铁锰氧化态含量在表层最高.在尾矿库表面植草能减少扬尘,也可能造成部分重金属元素含量在表层异常升高,影响尾矿库的进一步改造和复垦.
引用
收藏
页码:497 / 5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广西大厂多金属矿区河流中Sb和As的迁移及环境影响 [J].
李玲 ;
张国平 ;
刘虹 ;
项萌 ;
魏晓飞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6) :682-687
[2]   苏丹草对铜尾矿的适应性研究 [J].
叶文玲 ;
徐晓燕 ;
陈增 ;
董晓玲 ;
王韡 ;
方胜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6) :193-196
[3]   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原理与技术进展 [J].
滕应 ;
骆永明 ;
李振高 .
土壤, 2007, (04) :497-502
[4]   不同来源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释放行为 [J].
王丽平 ;
章明奎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4) :134-138
[5]   铜尾矿库区土壤与植物中重金属形态分析 [J].
王友保 ;
张莉 ;
沈章军 ;
李晶 ;
刘登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2) :2418-2422
[6]   铜陵铜尾矿废弃地定居植物及基质理化性质的变化 [J].
田胜尼 ;
孙庆业 ;
王铮峰 ;
彭少麟 ;
夏汉平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1) :88-93
[7]   我国矿山尾矿固体废料及地质环境现状分析 [J].
刘玉强 ;
郭敏 .
中国矿业, 2004, (03) :2-6
[8]   矿区土壤中重金属活动性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J].
党志 ;
刘丛强 ;
尚爱安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1) :86-92
[9]  
Factors affecting natural development of soil on 35-year-old sulphide-rich mine tailings[J] . Catherine Néel,Hubert Bril,Alexandra Courtin-Nomade,Jean-Pierre Dutreuil.Geoderma . 2003 (1)
[10]  
Metal distribu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related to sulfide oxidation in the Libiola copper mine area (Ligurian Apennines, Italy)[J] . Enrico Dinelli,Federico Lucchini,Miriam Fabbri,Gianni Cortecci.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