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在排水沟渠中的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45
作者
李强坤 [1 ,2 ]
胡亚伟 [1 ]
孙娟 [1 ]
机构
[1]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2] 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排水沟渠; 污染物迁移转化; 生态功能; 迁移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在排水沟渠中的迁移转化是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和管理的重要环节。在简要分析农田排水沟渠生态结构和生态特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排水沟渠中水生植物、微生物和基质底泥各组分的生态功能以及各组分同氮磷污染物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合目前研究现状,提出今后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沟渠生态系统中各组分不同作用的量化研究、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在排水沟渠中的迁移模型以及宏观层面上沟渠湿地运用与区域生态环境间关系的研究等。
引用
收藏
页码:210 / 2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黄河干流潼关断面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J].
李强坤 ;
李怀恩 ;
胡亚伟 ;
孙娟 .
水科学进展, 2008, (04) :460-466
[2]   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J].
郭鸿鹏 ;
朱静雅 ;
杨印生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4) :290-295
[3]   青铜峡灌区氮素流失试验研究 [J].
李强坤 ;
李怀恩 ;
胡亚伟 ;
孙娟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2) :683-686
[4]   pH对沟渠沉积物截留农田排水沟渠中氮、磷的影响研究 [J].
席北斗 ;
徐红灯 ;
翟丽华 ;
王京刚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7, (07) :490-494
[5]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效率与研究展望 [J].
周凤霞 ;
姚运先 ;
曹卫华 ;
李倦生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06) :106-110+113
[6]   湿地农田渠系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综述 [J].
陆琦 ;
马克明 ;
倪红伟 .
生态学报, 2007, (05) :2118-2125
[7]   水生植物对农田排水沟渠中氮、磷的截留效应 [J].
徐红灯 ;
席北斗 ;
王京刚 ;
蔡洋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2) :84-88
[8]   不同水生植物对系统中磷分配的影响 [J].
郭万喜 ;
侯文华 ;
缪静 ;
张鹏 .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1-4
[9]   湿地植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及机理 [J].
马安娜 ;
张洪刚 ;
洪剑明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57-63
[10]   人工湿地的氮去除机理 [J].
卢少勇 ;
金相灿 ;
余刚 .
生态学报, 2006, (08) :2670-2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