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农田渠系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41
作者
陆琦 [1 ]
马克明 [1 ]
倪红伟 [2 ]
机构
[1]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排水渠系; 农业非点源污染; 景观破碎化; 生态调控; 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天然湿地开垦为农田,排水渠系扩张,随之带来两个方面的生态环境影响。作为廊道,排水渠系的隔离作用割裂了景观,造成湿地景观破碎化,甚至景观性质的改变;同时,其通道作用影响了湿地的水文过程,将局部湿地排干而转变为农田,并成为农田污染物向受纳河流水体运移的快速通道。因此,根据排水渠系的功能特点,在局域和区域两个层次上,对其生态环境影响开展综合研究,可以为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排水渠系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的一个思路:即基于景观生态学和生态学模型等,开展排水渠系生态环境影响的机制研究;基于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开展排水渠系生态环境影响的效应研究;以及基于恢复生态学等,开展排水渠系的生态调控对策措施研究,从而为排水渠系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提供系统性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118 / 21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基于GIS的蛟流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J].
陈铭 ;
张树清 ;
王志强 ;
王丹丹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6, (03) :165-168+172
[2]   挠力河流域湿地景观演变的累积效应 [J].
刘红玉 ;
李兆富 .
地理研究, 2006, (04) :606-616
[3]   流域湿地景观空间梯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刘红玉 ;
李兆富 .
生态学报, 2006, (01) :213-220
[4]   基于RS、GIS技术的扎龙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J].
韩敏 ;
孙燕楠 ;
许士国 ;
唐晓亮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6) :42-49+131
[5]   三江平原浓江、别拉洪河地区湿地退缩过程及其成因 [J].
侯伟 ;
张树文 ;
卜坤 ;
张养贞 ;
李颖 ;
常丽萍 .
地理研究, 2005, (04) :507-512+653
[6]   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J].
蒋卫国 ;
李京 ;
李加洪 ;
谢志仁 ;
王文杰 .
生态学报, 2005, (03) :408-414
[7]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湖区沟渠保护研究 [J].
范英英 ;
刘永 ;
郭怀成 ;
毛国柱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3) :481-485
[8]   荆州市西郊乡村沟渠湿地植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J].
费永俊 ;
刘志雄 ;
叶玉娥 .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5, (02) :10-13+35
[9]   沟渠湿地水体和底泥中有机质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J].
姜翠玲 ;
章亦兵 ;
范晓秋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618-621
[10]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其问题 [J].
曾晓舵 ;
丁常荣 ;
郑习健 .
生态环境, 2004, (02) :287-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