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库车前陆逆冲带异常高压成因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曾联波
刘本明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异常高压; 成因机理; 油气成藏; 库车前陆逆冲带;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异常高压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地质特征、构造应力场和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对库车前陆逆冲带异常高压的成因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对异常高压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库车前陆逆冲带的异常压力从古近系底开始出现,在侏罗系和三叠系也明显存在,但其压力系数低于古近系底部-白垩系压力系统.在平面上,异常压力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中部克拉苏-东秋-迪那构造带的地层压力系数最大,往两侧递减.异常高压的形成主要与早更新世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有关,构造抬升作用、欠压实作用和流体充注作用对异常高压的贡献较小.在早更新世快速、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下,岩石的格架首先承担了1/4的构造挤压应力,其余由孔隙流体来承担,在古近系膏盐层良好的封闭作用下,使得岩石的孔隙流体压力快速上升,从而形成了库车前陆逆冲带的异常高压.异常高压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影响,它是形成库车前陆逆冲带大型油气田的必要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485 / 14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异常高压的成因分析及其定量评价 [J].
王震亮 ;
张立宽 ;
施立志 ;
孙明亮 .
地质论评, 2005, (01) :55-63
[2]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及其油气运聚效应[J]. 曾联波,谭成轩,张明利.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1)
[3]   构造挤压对库车坳陷异常地层压力的影响 [J].
曾联波 ;
周天伟 ;
吕修祥 .
地质论评, 2004, (05) :471-475
[4]   库车坳陷异常高压成因分析 [J].
王雅星 ;
柳广弟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4) :362-364
[5]   前陆盆地异常压力特征与天然气成藏模式 [J].
宋岩 ;
夏新宇 ;
洪峰 ;
秦胜飞 ;
傅国友 .
科学通报, 2002, (S1) :70-76
[6]   库车前陆逆冲带异常高压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藏形成的作用 [J].
皮学军 ;
谢会文 ;
张存 ;
田作基 ;
邹华耀 .
科学通报, 2002, (S1) :84-90
[7]   新疆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异常高压及其成藏效应 [J].
徐士林 ;
吕修祥 ;
皮学军 ;
杨明慧 ;
刘洛夫 .
现代地质, 2002, (03) :282-287
[8]   库车坳陷白垩系含油气系统与高压气藏的形成 [J].
王红军 ;
胡见义 .
天然气工业, 2002, (01) :5-8+12
[9]   塔里木盆地库车油气系统中、新生界的流体压力结构和油气成藏机制 [J].
周兴熙 .
地学前缘, 2001, (04) :351-361
[10]   沉积盆地超压形成机制述评 [J].
王连进 ;
叶加仁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1)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