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壤坡面产流产沙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14
作者
魏小燕 [1 ]
毕华兴 [1 ,2 ,3 ]
霍云梅 [1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3] 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土壤质地; 坡面产流; 坡面产沙; 人工模拟降雨;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6.04.008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不同坡度(5°,10°,20°)、不同质地土壤(粘土、砂土)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比研究粘土和砂土在不同坡度条件下的坡面产流产沙规律,并建立试验条件下坡面土壤侵蚀模型。结果表明:(1)粘土坡面和砂土坡面的产流规律相似,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随着产流时间的延长粘土坡面和砂土坡面的产流率均先逐渐增加最后趋于稳定,同时随着坡度增大,粘土坡面和砂土坡面的产流率均逐渐变小,但粘土坡面达到稳定产流率的时间早于砂土坡面;(2)粘土坡面和砂土坡面的产沙规律相似,在不同坡度条件下粘土坡面和砂土坡面的产沙率均随产流历时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但粘土坡面的产沙能力小于砂土坡面,且在坡度为5°时两者之间的差别达到最大;(3)随着坡度增加,粘土坡面和砂土坡面的总产沙量的变化幅度均大于总产流量的变化幅度,即坡度对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大于对径流的影响;(4)统计得出试验条件下粘土坡面和砂土坡面的土壤侵蚀量与坡度、产流时间的回归方程,并据此得出试验条件下粘土相对于砂土坡面的减沙能力方程。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模拟降雨条件下含砾石红壤工程堆积体产流产沙过程[J]. 史倩华,王文龙,郭明明,白芸,邓利强,李建明,李垚林.应用生态学报. 2015(09)
[2]   QYJY-503C人工模拟降雨装置降雨特性试验 [J].
霍云梅 ;
毕华兴 ;
朱永杰 ;
许华森 ;
王晓贤 ;
常译方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 (02) :31-36
[3]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产沙规律及侵蚀泥沙颗粒特征研究 [J].
崔斌 ;
张瑜 ;
许晓鸿 ;
王洋 .
中国水土保持, 2015, (04) :43-45+69
[4]   天然降雨条件下3种土壤坡面的侵蚀过程及颗粒组成 [J].
张腾飞 ;
查轩 ;
黄少燕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4, (06) :30-35
[5]   模拟降雨下3种类型土壤坡面的泥沙流失特征及其养分富集效应 [J].
郭新送 ;
宋付朋 ;
高杨 ;
马富亮 .
水土保持学报, 2014, 28 (03) :23-28
[6]  
次降雨条件下坡度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J]. 和继军,蔡强国,刘松波.应用生态学报. 2012(05)
[7]   坡度和雨强对重庆市黄壤旱坡地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 [J].
代数 ;
蒋光毅 ;
夏清 ;
陈正发 ;
史东梅 ;
罗歆 .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04) :1-5+11
[8]   室内模拟降雨条件下径流侵蚀产沙试验研究 [J].
鲁克新 ;
李占斌 ;
张霞 ;
于国强 .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02) :6-9+14
[9]   地面坡度对红壤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研究 [J].
张会茹 ;
郑粉莉 ;
耿晓东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9, (04) :52-54+59
[10]   坡面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J].
赖奕卡 .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8, (01)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