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就业:替代还是推升?

被引:4
作者
李佳 [1 ]
车田天 [1 ]
杨燕绥 [2 ]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就业; 替代; 推升;
D O I
10.19653/j.cnki.dbcjdxxb.2021.01.003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对就业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本文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别从就业总量、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人工智能通过生产力水平、工作能力、工作环境三种机制对就业产生的替代与推升作用。本文认为,人工智能对就业的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并存,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消极作用的同时,更应重视人工智能对就业的积极作用。国家应该在理清人工智能对就业的不同影响机制条件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挑战,实现中国就业的转型与优化,实现高质量和高水平就业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人工智能的就业效应研究:锦上添花抑或是釜底抽薪? [J].
何勤 ;
邱玥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18 (02) :84-95
[2]   数字经济时代下工业智能化促进了高质量就业吗 [J].
王文 .
经济学家, 2020, (04) :89-98
[3]   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研究进展与中国情景下的理论分析框架 [J].
邱玥 ;
何勤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20, 37 (02) :90-103
[4]   人工智能的就业反极化效应研究 [J].
潘丹丹 .
现代经济探讨, 2019, (12) :25-31+65
[5]   人工智能发展、劳动分类与结构性失业研究 [J].
陈明生 .
经济学家, 2019, (10) :66-74
[6]   经济不平衡条件约束下,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效应研究――以经济发展水平为调节变量 [J].
孟园园 ;
陈进 .
中国劳动, 2019, (09) :40-52
[7]   人工智能应用的就业效应研究综述 [J].
杨伟国 ;
邱子童 ;
吴清军 .
中国人口科学, 2018, (05) :109-119+128
[8]   人工智能与就业研究新进展 [J].
张鹏飞 .
经济学家, 2018, (08) :27-33
[9]   哪些工作岗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 [J].
李晓华 .
人民论坛, 2018, (02) :33-35
[10]   人工智能、就业与我国劳动政策法制的变革 [J].
涂永前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 (01)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