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工科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及创新课程设计与实践

被引:56
作者
任玉琢 [1 ]
徐利梅 [2 ]
谢晓梅 [3 ]
李辉 [2 ]
黄艳 [4 ]
黄廷祝 [4 ]
机构
[1] 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实验中心
[2] 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3] 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
[4]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
关键词
新工科; 教育体系设计; 培养方案改革;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新工科"建设是国家发展进入新时代,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科学技术"领跑"的重要举措。本文按照新工科建设的思路,以航空航天工程本科专业为例,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牵引,着眼于知识结构和能力塑造,设计了"理论"与"实践"交融互动的"双线"跨学科培养方案及创新课程体系。该培养方案已于2017年全面实施,在改变传统工科教学的短板、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促进全面发展等方面显现出良好的效果,对其他工科专业构建"新工科"新体系、新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2+46 +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以“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 [J].
吴爱华 ;
杨秋波 ;
郝杰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 (01) :1-7+61
[2]   新工科:高等工程教育的未来——对高等教育未来的战略思考 [J].
吴岩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 (06) :1-3
[3]   麻省理工学院新工程教育改革的形成、内容及内在逻辑 [J].
肖凤翔 ;
覃丽君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 (02) :45-51
[4]   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 [J].
吴爱华 ;
侯永峰 ;
杨秋波 ;
郝杰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01) :1-9
[5]   能力、整合、国际化: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的第三次教学改革 [J].
莫甲凤 ;
周光礼 .
现代大学教育, 2016, (04) :47-54+112
[6]   CDIO在中国(上) [J].
顾佩华 ;
包能胜 ;
康全礼 ;
陆小华 ;
熊光晶 ;
林鹏 ;
陈严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03) :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