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南大荒沟──板石沟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变形作用及地壳演化

被引:5
作者
刘志宏,姜继圣
机构
[1] 长春地质学院,烟台大学
关键词
早前寒武纪; 低角闪岩相; 地壳演化; 变质作用; 地质作用; 变质变形; 变形作用; 太古宙; 太古代; 前寒武纪; 普通角闪石; 单斜闪石; 上壳岩; 表壳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区早前寒武纪地壳曾经历了三期区域变质和变形作用:中太古宙最早期是上壳岩系沉积的形成,后来在2.605Ga时发生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至晚期是英云闪长岩的侵位,并伴生有韧性剪切变形;晚太古宙时期,上壳岩系和英云闪长岩于2.538Ga前后发生低角闪岩相变质,在晚期出现NE向韧性剪切变形事件;至早元古宙时期,早期是黑云钾长花岗岩侵入活动,大约在2.380Ga时发育了绿片岩相变质,并发生二次浅层次的NW与NE向剪切变形作用。以上三期地质事件均表现为变形作用滞后于变质作用,每期都具有不同矿物组合、不同方向和规模的韧性剪切变形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28 / 2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构造变形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实践.[M].单文琅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
[2]   吉林夹皮沟地区变质作用与地壳演化 [J].
葛文春 ;
吴福元 ;
孙德有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3, (03) :299-30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