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

被引:323
作者
方创琳
宋吉涛
张蔷
李铭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城市群结构体系; 构成与发育; 等级划分; 空间分异特征;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是由不同发育程度、不同等级、不同行政隶属关系、不同成因和空间区位的城市群,通过各种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知识流有机耦合而成的空间聚合体和综合集群体。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综合分析,得知世界城市群结构体系正在形成,城市群间的等级职能正在参与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进行重组,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由28个大小不同、规模不等、发育程度不一的城市群组成,目前尚处总体发育雏形阶段,但却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战略支撑点和增长极点,主宰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根据城市群发育程度指数模型计算结果,将中国城市群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一级城市群包括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京津冀都市圈3个城市群,二级城市群包括山东半岛城市群、成都城市群、武汉城市群等11个城市群,三级城市群包括滇中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等14个城市群。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城市群总体发育程度低且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并呈现出发育的阶段性、总体分布的不平衡性、空间分异的规律性、内部集聚的异质性和明显的分化性等空间分异特征。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加强对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理论的多维性、规律性和阶段性研究,加强对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形成发育的差异性、异质性和竞争性研究,加强对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国际化、全球化与动态监测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827 / 84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发展空间差异变动分析 [J].
闫小培 ;
林彰平 .
地理学报, 2004, (03) :437-445
[2]   兰州—西宁—银川城市带与西部开发 [J].
汪一鸣 ;
杨汝万 ;
吴永辉 .
地理学报, 2004, (02) :213-222
[3]   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林先扬 ;
陈忠暖 ;
蔡国田 .
热带地理, 2003, (01) :44-49
[4]   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 [J].
周一星 ;
张莉 .
地理学报, 2003, (02) :271-284
[5]   中国城市与城市发展理论的历史 [J].
薛凤旋 .
地理学报, 2002, (06) :723-730
[6]   跨境城市区域中的城市管治——以香港为例 [J].
沈建法 .
城市规划, 2002, (09) :45-50
[7]   全球化时代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模式探新——以广东省阳江市为例 [J].
阎小培 ;
方远平 .
城市规划, 2002, (06) :40-45
[8]   城市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新模式——近域城市整合研究 [J].
王士君 ;
王丹 ;
高群 .
地理科学, 2001, (06) :558-563
[9]   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问题的几点思考 [J].
崔功豪 .
城市规划, 2002, (02) :40-42
[10]   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发展战略研究 [J].
顾朝林 ;
张敏 .
现代城市研究, 2000, (01) :7-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