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分类评价

被引:47
作者
王瑞飞 [1 ]
陈明强 [1 ]
孙卫 [2 ]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微观孔隙结构; 分类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 高压压汞; 开发效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岩心样品的高压压汞测试技术,定义退汞饱和度参数(SE)。以退汞效率(EW)与退汞饱和度(SE)的乘积作为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分类评价的参数指标,即储层孔隙结构综合评价参数(E),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3个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区块进行分类评价,分类结果与油田实际开发生产特征吻合较好。根据汞退出的难易程度,分析认为中、高渗透储层加大注水压差可提高水驱采收率,而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保持较低的注水速度,有利于提高开发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13 / 2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应用分形理论研究鄂尔多斯MHM油田低孔渗储层孔隙结构 [J].
张宸恺 ;
沈金松 ;
樊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1) :110-115
[2]   陕北顺宁油田长2~1低渗透砂岩储层综合分类评价 [J].
王建民 .
矿物岩石, 2006, (04) :89-94
[3]   松辽盆地大情字井地区高台子油层储集层孔隙结构的微观特征 [J].
张大伟 ;
陈发景 ;
程刚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5) :668-674
[4]   塔巴庙气田上古生界致密储层裂缝系统基本特征及其在天然气成藏中的作用 [J].
周新桂 ;
张林炎 .
地球学报, 2006, (04) :323-328
[5]   应用球管模型评价岩石孔隙结构 [J].
周灿灿 ;
刘堂晏 ;
马在田 ;
刘忠华 ;
刘国强 .
石油学报, 2006, (01) :92-96
[6]   百色盆地东部古近系那读组湖相灰岩储层特征 [J].
彭军 ;
陈果 ;
郑荣才 ;
游李伟 ;
汪彦 .
地球学报, 2005, (06) :557-563
[7]   苏丹Melut盆地北部油田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J].
马明福 ;
李薇 ;
刘亚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6) :121-124
[8]   储层微观参数对剩余油分布影响的微观模拟研究 [J].
李振泉 ;
侯健 ;
曹绪龙 ;
陈月明 ;
宋新旺 ;
王克文 .
石油学报, 2005, (06) :69-73
[9]   岩石物理的理论模拟和数值实验新方法 [J].
陶果 ;
岳文正 ;
谢然红 ;
朱益华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01) :4-11
[10]   黄骅坳陷三马地区中深层储层孔隙发育及主控因素分析 [J].
常兴浩 ;
张枝焕 ;
李艳霞 ;
王泽中 ;
钟宁宁 ;
吴水平 ;
张秀川 .
地球学报, 2005, (01) :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