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主体地位的理论反思与制度重塑

被引:13
作者
张永忠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经济法; 消费者; 主体;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9.03.005
中图分类号
D923.8 [民事其他法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总结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制的得失可从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入手。当前我国消费者的制度形象存在主体性迷失,其主要表现为立法上权义法理的自洽困境和司法中消费者身份的认同危机。这是体现弱者关怀的经济法理论未能克服民法路径依赖、忽视消费者差异性与主体性的必然结果。对此,经济法学亟须高举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旗帜,开展理论创新与制度重塑,构建发展主义的消费者主体理论,并推动消费者角色从受害者到经济生活治理者的嬗变。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从平等走向倾斜——对消费者保护法的回顾与展望 [J].
李友根 .
法学论坛, 2008, (03) :20-25
[3]   论消费者权利的性质及经济法消费权的设立 [J].
朱雯 ;
陈乃新 .
经济研究导刊, 2007, (07) :132-135
[5]   论消费者及消费者保护在经济法中的地位——“以人为本”理念与经济法主体和体系的新思考 [J].
徐孟洲 ;
谢增毅 .
现代法学, 2005, (04) :124-130
[6]   论消费者之义务 [J].
覃有土 ;
晏宇桥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4, (01) :93-99+144
[7]   消费者:人的法律形塑与制度价值 [J].
谢晓尧 .
中国法学, 2003, (03) :14-22
[8]  
法大评论.[M].方流芳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9]  
比较制度分析.[M].(日)青木昌彦著;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10]  
法理学.[M].孙国华;朱景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