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多评法测定黄蜀葵花中7个黄酮类成分

被引:31
作者
陆林玲 [1 ]
钱大玮 [1 ]
郭建明 [1 ]
严辉 [1 ]
徐柏颐 [2 ]
沙美 [2 ]
段金廒 [1 ]
机构
[1]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
[2]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一测多评; 校正因子; 超高效液相色谱; 黄蜀葵花; 黄酮类组分; 芦丁; 金丝桃苷; 异槲皮苷; 棉皮素-8-O-葡萄糖醛酸苷; 杨梅素; 槲皮素-3'-O-葡萄糖苷; 槲皮素;
D O I
10.16155/j.0254-1793.2013.12.007
中图分类号
R284 [中药化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建立以金丝桃苷为内标的一测多评法,用以评价黄蜀葵花药材质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0.05%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流速为0.40 mL·min-1,梯度洗脱(0~2 min,88%A→85%A;2~5 min,85%A→84%A;5~6 min,84%A→83%A;6~9 min,83%A→70%A;9~11 min,70%A→20%A;11~12 min,20%A→5%A;12~13 min,5%A→88%A),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5℃,建立金丝桃苷与其他6个指标成分(芦丁、异槲皮苷、棉皮素-8-O-葡萄糖醛酸苷、杨梅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间的相对校正因子(RCF),并利用校正因子计算黄蜀葵花中7个主要黄酮成分含量,实现一测多评。结果:在一定的线性范围内,金丝桃苷与芦丁、异槲皮苷、棉皮素-8-O-葡萄糖醛酸苷、杨梅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间的RCF值分别为0.827、1.312、0.494、0.989、1.608、1.516,且在不同实验条件下重现性良好(RSD<5.0%),并与常规外标一点法比较,13批黄蜀葵花药材中7个黄酮成分一测多评法计算值与实测值间均无显著性差异(RSD<5%)。结论:以金丝桃苷建立的6个黄酮成分校正因子可用于黄蜀葵花药材的定量分析及质量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2082 / 20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黄蜀葵花中黄酮类成分含量 [J].
蒋建春 ;
朱华云 .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0, 18 (06) :537-539
[2]   对照品替代法同时测定中药和保健食品中6种大豆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J].
魏锋 ;
李启艳 ;
马玲云 ;
钟敏 ;
马双成 ;
林瑞超 .
药物分析杂志, 2009, (05) :725-730
[3]  
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分析黄蜀葵花中黄酮醇类化合物[J]. 池玉梅,朱华云,居羚,张瑜,沈小宁,华小懿,聂芬.分析化学. 2009(02)
[4]   一测多评法同步测定人参和三七药材中多种人参皂苷的含量 [J].
朱晶晶 ;
王智民 ;
匡艳辉 ;
张启伟 ;
高其品 ;
马妮 .
药学学报, 2008, (12) :1211-1216
[5]   替代对照品法用于丹参和复方丹参片含量测定的研究 [J].
谢元超 ;
金少鸿 .
药物分析杂志, 2007, (04) :497-502
[6]   “一测多评”法中药质量评价模式方法学研究 [J].
王智民 ;
高慧敏 ;
付雪涛 ;
王维皓 .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23) :1925-1928
[7]   黄蜀葵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J].
赖先银 ;
赵玉英 ;
梁鸿 .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19) :1597-1600
[8]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黄蜀葵花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及槲皮素-3'-葡萄糖苷含量 [J].
杨志芳 ;
王维娜 ;
杨坤 ;
王先荣 ;
杨新波 ;
黄正明 .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5, (05) :388-390
[9]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analysis of the flowers of Abelmoschus manihot using HPLC with photodiode array detection [J].
Lai, Xianyin ;
Zhao, Yuying ;
Wang, Bin ;
Liang, Hong .
ANALYTICAL LETTERS, 2007, 40 (11) :2192-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