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蓬莱断裂带渤海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被引:29
作者
李西双 [1 ,2 ]
刘保华 [1 ,2 ]
华清峰 [1 ,2 ]
赵月霞 [1 ,2 ]
刘晨光 [1 ,2 ]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 渤海; 晚第四纪; 活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是华北地区一条显著的地震带。利用最新获得的高分辨率浅层地震资料研究了渤海海域内该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征。研究表明:在渤海,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主要由沙西断裂、埕北断裂、沙南断裂、沙东北断裂、柏各庄断裂、石臼坨3号断裂、渤中2号断裂和BZ29断裂等一系列NW走向断裂组成,走向在290°310°之间;在浅层沉积物中各断裂由多条次级小断裂组成;晚第四纪以来主要表现出强烈的垂向运动特征,具有正断性质;海域各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Q3)末期-全新世(Q4)初期,并具有相同的活动趋势,在20 ka B.P.和60 ka B.P.左右活动强烈,统计计算显示平均垂向活动速率分别为0.15 mm/a和0.1 mm/a,近20 000 a以来的垂向活动速率超过0.06 mm/a。
引用
收藏
页码:332 / 34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海底活动断裂研究方法及我国近海活动断裂研究 [J].
李西双 ;
刘保华 ;
赵月霞 ;
李官保 ;
刘晨光 ;
裴彦良 .
海洋地质动态, 2008, (03) :8-13
[2]   声学探测技术在天津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J].
陈宇坤 ;
郑彦鹏 ;
高武平 ;
王志胜 .
震灾防御技术, 2007, (02) :116-127
[3]   山东半岛北部近海海域北西向蓬莱—威海断裂带的声波探测 [J].
王志才 ;
邓起东 ;
晁洪太 ;
杜宪宋 ;
石荣会 ;
孙昭民 ;
肖兰喜 ;
闵伟 ;
凌宏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4) :1092-1101
[4]   声波探测显示的渤海湾西部全新世断层活动 [J].
赵根模 ;
赵国敏 ;
杨港生 ;
王大宏 .
中国地震, 2005, (02) :139-146
[5]   北京平原南口-孙河断裂带昌平旧县探槽古地震事件研究 [J].
江娃利 ;
侯治华 ;
谢新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6) :501-509
[6]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的分段特征 [J].
高战武 ;
徐杰 ;
宋长青 ;
孙键宝 .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01) :35-42+54
[7]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地震构造特征的初步探讨 [J].
徐杰 ;
宋长青 ;
楚全芝 .
地震地质, 1998, (02) :51-53+55-59
[8]   华北地区的共轭地震构造带 [J].
张四昌,刁桂苓 .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04) :1-8
[9]   燕山南缘北西西向昌平-丰南隐伏活断层的初步研究 [J].
李建华 .
地震地质, 1983, (04) :61-66+89
[10]  
新构造与环境[M]. 地震出版社 , 卢演俦等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