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的净化作用和机理

被引:45
作者
屠晓翠 [1 ]
蔡妙珍 [2 ]
孙建国 [1 ]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
[2]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水体污染; 大型水生植物; 水体净化; 机理;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6.12.119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有着积极作用,能通过物理的作用(如植物根系会分泌含特殊的功能团的有机物,吸附、过滤和沉淀水中的化合物),化学的作用(直接吸收和利用可利用态氮、磷,以及从周围环境中交换吸附重金属等),微生物的辅助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因此大型水生植物将成为很有前途的综合处理污水的新生力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843 / 2844+2867 +286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其应用 [J].
程伟 ;
程丹 ;
李强 .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5, (01) :6-9
[2]   大型水生植物浸出液对藻类的化感抑制作用 [J].
李锋民 ;
胡洪营 .
中国给水排水, 2004, (11) :18-21
[3]   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机制与植物修复技术 [J].
刘素纯 ;
萧浪涛 ;
王惠群 ;
童建华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493-498
[4]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控制中的生态效应 [J].
白峰青 ;
郑丙辉 ;
田自强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4, (04) :99-100+110
[5]   水生植物根系对多环芳烃(萘)吸附过程研究附视频 [J].
刘建武 ;
林逢凯 ;
王郁 ;
胥峥 ;
张啸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3, (02) :32-34+65
[6]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种云霄 ;
胡洪营 ;
钱易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3, (02) :36-40
[7]   西湖浮游植物的演替及富营养化治理措施的生态效应 [J].
吴洁 ;
虞左明 .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06) :61-65
[8]   太湖水域几种高等水生植物的克藻效应 [J].
唐萍 ;
吴国荣 ;
陆长梅 ;
顾龚平 ;
宰学明 .
农村生态环境, 2001, (03) :42-44+47
[9]   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克藻效应的研究 [J].
何池全 ;
叶居新 .
生态学报, 1999, (05) :166-170
[10]   水生植物塘脱氮除磷的效能及机理研究 [J].
许航 ;
陈焕壮 ;
熊启权 ;
王宝贞 .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999, (04) :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