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伽师强震群区上部地壳细结构的高分辨折射地震探测研究

被引:17
作者
徐朝繁 [1 ]
张先康 [2 ]
段永红 [2 ]
杨卓欣 [2 ]
酆少英 [2 ]
胡修奇 [3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3] 河南省地震局
关键词
伽师强震群区; 高分辨折射; 有限差分反演; 哈格多恩原理; 折射波前成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4年4月在伽师强震群区完成了一条高分辨折射地震探测剖面.我们采用有限差分反演和哈格多恩原理折射波前成像方法进行了处理,得到了该地区上部地壳细结构图象.结果显示上部地壳结构总体上横向比较均匀,纵向分层明显.该地区地壳顶部11KM以上可分为4层:顶部约400M以上为浅表盖层,P波速度约1.65~1.8KM/S,该层为较松散的风化层;第二层为纵向强梯度层,P波速度在1.8~4.5KM/S之间,纵向梯度约1.2KM·S-1/KM,其厚度在2.96~3.0KM之间,其底界面几乎水平;第三层的厚度有较大变化,其埋深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变深,西南端层厚约6.5KM,东北端减薄为5.5KM.该层的上部和下部又表现为不同的速度结构特征,其上部速度较均匀,平均P波速度约4.8KM/S,下部相对于第二层来说为一弱梯度层,梯度约0.35KM·S-1/KM,P波速度在5.1~6.25KM/S之间.该层的底界为结晶基底,其结晶基底西南深东北浅,形成一个向天山方向上翘的斜坡,似乎显示出坚硬的塔里木块体在插入天山下时受阻的上部地壳结构特征;第四层比较均匀,速度约为6.3KM/S.在4KM深度左右有一横向速度异常变化,推断可能与隐伏的麦盖提断裂及下苏洪—麦盖提断裂有关,但未见这些断裂延伸至地表及穿过基底的结构特征.伽师强震群的发震构造至少应位于11KM深度以下的中下地壳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复杂介质结构中折射界面的哈格多恩原理波前成像 [J].
徐朝繁 ;
张先康 ;
朱金芳 ;
段永红 ;
田晓峰 ;
潘纪顺 .
地震地质, 2002, (04) :542-548+621
[2]   帕米尔东北侧地壳结构研究 [J].
张先康 ;
赵金仁 ;
张成科 ;
任青芳 ;
聂文英 ;
成双喜 ;
潘素珍 ;
唐周琼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5) :665-671
[3]   帕米尔东北侧基底结构研究 [J].
段永红 ;
张先康 ;
杨卓欣 .
地震学报, 2002, (04) :378-384+448
[4]   腾冲火山地热区地壳结构的地震学研究 [J].
王椿镛 ;
楼海 ;
吴建平 ;
白志明 ;
皇甫岗 ;
秦嘉政 ;
不详 .
地震学报 , 2002, (03) :231-242
[5]   伽师强震群区上地壳三维速度层析成像 [J].
杨卓欣 ;
赵金仁 ;
张先康 ;
张成科 ;
成双喜 ;
段玉玲 ;
张建狮 ;
王帅军 .
地震学报, 2002, (02) :153-161+223
[6]   伽师地震区地壳细结构及发震断层的初步研究 [J].
李松林 ;
张先康 ;
W.D.Mooney ;
赖晓玲 ;
A.J.Michael ;
段永红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1) :76-82+150
[7]   新疆伽师强震群区三维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及其地震成因的探讨 [J].
刘启元 ;
陈九辉 ;
李顺成 ;
郭飚 .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03) :356-365+433
[8]   由震源谱推断1997年新疆伽师强震群破裂特性 [J].
周仕勇 ;
许忠淮 .
地震学报, 2000, (02) :113-124
[9]   主地震定位法分析以及1997年新疆伽师强震群高精度定位 [J].
周仕勇 ;
许忠淮 ;
韩京 ;
许洪新 ;
努尔尼沙 .
地震学报, 1999, (03) :35-42
[10]   1997年新疆伽师强震群及三次成功的临震预报 [J].
朱令人 ;
苏乃秦 ;
杨马陵 .
中国地震, 199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