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财政金融政策的反贫困效应研究

被引:14
作者
林建 [1 ]
廖杉杉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2] 重庆社会科学院改革杂志社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财政金融政策; 反贫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8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1201 ; 0202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贫困问题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如果贫困问题处理得好,则国家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否则,国家可能会因为贫困问题而走向衰败,甚至是灭亡;基于此,重视贫困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受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民族地区已经成为我国贫困的重灾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本文在剖析财政金融政策反贫困理论基础上,以我国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地区的18个地级市1999-2012年的数据为例,实证民族地区财政金融政策的反贫困效应。理论分析表明:民族地区财政金融政策的反贫困效应,是通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的联动作用于民族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进而减少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来实现的。在财政政策方面,国家重点从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财政支出等方面着手,在金融政策方面,国家重点从利率政策着手,在财政金融政策联动方面,国家尤为重视两种政策不同功能的有机结合,竭力促进民族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在确保民族地区整体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逐步减少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民族地区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联动效应的系数均为负且显著,说明民族地区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联动效应的发挥对于民族地区贫困状况的缓解具有积极作用;同时,通过比较民族地区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联动效应的系数大小还发现,民族地区财政政策的实施对民族地区贫困状况的影响高于金融政策,且民族地区在反贫困过程中所实施的财政政策对金融政策具有干预作用。基于此,要切实有效地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需要在完善当前国家针对民族地区反贫困的财政金融政策基础上,与时俱进,出台更具针对性的财政金融政策,重视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导向性、激励性,也要重视财政金融政策联动所带来的正向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财政分权、政府转移支付与农村贫困——基于预算内外和收支双重维度的门槛效应分析 [J].
储德银 ;
赵飞 .
财经研究, 2013, 39 (09) :4-18
[2]   财政金融政策对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分析 [J].
鲁钊阳 .
贵州民族研究, 2012, (06) :110-114
[3]   金融发展是贫困减缓的原因吗?——来自中国的证据 [J].
崔艳娟 ;
孙刚 .
金融研究, 2012, (11) :116-127
[4]   农村金融对减少贫困的作用研究 [J].
丁志国 ;
谭伶俐 ;
赵晶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11) :72-77+112
[5]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策效应:财政诱导与金融跟进 [J].
郭琪 .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11, 26 (06) :40-49
[6]   四川省民族地区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与减贫效率研究——以凉山州11个国家扶贫重点县为例 [J].
崔楚 ;
郭佩霞 .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 (09) :32-34+50
[7]   财政分权有利于贫困减少吗?——来自分税制改革后的省际证据 [J].
张克中 ;
冯俊诚 ;
鲁元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12) :3-15
[8]   中国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贫困关系的经验分析——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研究 [J].
苏基溶 ;
廖进中 .
财经科学, 2009, (12) :10-16
[9]  
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模式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赵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