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解释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历史本体论、国家性假设与弱理论禀赋

被引:13
作者
杨光斌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现实主义理论; 国际政治; 帝国主义; 国家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需要重新解释,其历史本体论具有帝国主义属性,而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目的就是"去帝国主义化"。帝国主义这一历史本体论则来自西方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国家性"。在运用现实主义理论解释具有不同"国家性"的中国的时候,需要非常慎重。基于结构功能主义范式的结构现实主义,试图将现实主义理论由规律性认识"建构"为不可由现实所证实的理论,结果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终结了其理论生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大转型.[M].(英) 波兰尼;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2]  
20年危机(1919-1939).[M].(英)爱德华·卡尔著;秦亚青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13]  
大国政治的悲剧.[M].(美)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J.Mearsheimer)著;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4]  
国际政治理论.[M].(美)肯尼思·华尔兹(KennethN.Waltz)著;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