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系统外遮光罩挡光环的程序化设计及锥状内遮光罩的改进

被引:6
作者
高郭鹏 [1 ,2 ]
熊望娥 [1 ]
甘玉泉 [1 ,2 ]
刘阳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R-C系统; 杂散光; 遮光罩; 挡光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H74 [光学仪器];
学科分类号
0803 ;
摘要
基于几何作图法推导出R-C系统外遮光罩内挡光环顶点的坐标公式,利用C语言编程实现程序化设计挡光环。在中心遮光比确定的情况下,推导出内遮光罩的顶点坐标公式,并将通常使用的主镜一级锥状遮光罩改进为二级锥状遮光罩,以高速摄影系统的R-C型折反式主物镜为例,对其主镜和次镜内遮光罩进行设计,并给出设计结果。当轴角为70°,遮光罩为二级和一级时,到达像面的杂散光照度分别为1.0823×10-12W/m2和1.6614×10-10W/m2,相差二个数量级,证明改进的二级遮光罩优于一级遮光罩,能有效抑制杂散光。最后,设计了主、次镜间镜筒内壁上等高挡光环,进一步抑制了R-C系统的杂散光。
引用
收藏
页码:575 / 5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反射光学系统杂散光的消除 [J].
钟兴 ;
张雷 ;
金光 .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8, (02) :316-318
[2]   超紧凑型红外折反式光学系统设计 [J].
王灵杰 ;
张新 ;
杨皓明 ;
张建萍 .
应用光学, 2007, (03) :288-291
[3]   空间光学系统的杂散光分析 [J].
黄强 .
红外, 2006, (01) :26-33
[4]   航天遥感器里奇-克雷蒂安系统遮光罩的设计和分析 [J].
宋宁 ;
韩心志 ;
李润顺 ;
孙胜利 .
光学学报, 2000, (06) :821-826
[5]   大口径、长焦距光学系统杂光系数、渐晕系数、像面照度均匀性等参数的测试 [J].
马冬梅 ;
张晓辉 ;
韩昌元 .
应用光学, 1998, (05) :45-48
[6]   星载光学系统遮光罩消杂光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J].
李晖,李英才 .
光子学报, 1996, (10) :914-919
[7]  
光学设计[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袁旭沧等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