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质量的时空分异及耦合协调性

被引:138
作者
李涛 [1 ]
廖和平 [1 ,2 ]
杨伟 [3 ]
庄伟 [1 ]
时仅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西南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
[3] 不详
关键词
“土地、人口、产业”; 城镇化质量; 熵权法; 耦合协调度; 重庆市;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5.05.010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127 [地方经济]; C924.24 [人口问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综合运用熵权法和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在挖掘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基础上,建立"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质量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并以重庆市为例,对研究区2002—2012年"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质量、耦合度、协调指数、耦合协调度及空间格局差异进行测算、分析,以期为重庆市未来城镇化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上看,重庆市城镇化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受区位条件、国家和地方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呈现出不同阶段性特征;2从空间格局上看,重庆市县域城镇化质量协调指数和耦合协调度空间非均衡性较为显著,呈现出以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为中心,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和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为外围的"中心—外围"空间差异特征;3城镇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偏低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现阶段重庆市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两个关键性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