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西峰6.2~2.4MaB.P.红粘土中孢粉记录及古植被演化

被引:8
作者
李杰
旺罗
裴云鹏
彭淑贞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泰山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系
关键词
中新世晚期—上新世; 红粘土; 孢粉; 甘肃西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41.74 [黄土地、高原、台地]; Q913.84 [微体古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甘肃西峰赵家川6.2~2.4MaB.P.红粘土地层的孢粉学研究,建立了3个孢粉组合带。孢粉组合特征显示该区在此阶段总体为干旱的草原环境,6.2~5.8MaB.P.为灌丛草原;5.8~4.2MaB.P.是稀疏森林草原,植被由大量中生性草本植物和少量喜湿性的乔木植物组成,反映当时气候相对湿润;4.2~2.4MaB.P.植被中旱生植物藜科和麻黄明显增多,反映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分析认为研究区自6.2MaB.P.干旱草原环境的格局就已经形成。红粘土中孢粉记录的植被演化信息与青藏高原隆升有时代上的耦合性,也与北极冰盖的起源和演化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67 / 47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