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地区刑事和解探析——以四川石棉彝族地区为例

被引:10
作者
赵琪
邓建民
机构
[1]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和解; 乡村地区; 石棉彝族地区;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10.01.026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刑事和解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现实存在的一种案件解决方式,它在我国广大的乡村地区也广泛存在。以四川石棉彝族地区为例,在对当地的刑事和解状况进行实证考察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原因、基本形式进行分析,旨在为乡村刑事和解提供有益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刑事和解初探 [J].
陈光中 ;
葛琳 .
中国法学, 2006, (05) :3-14
[3]   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与司法适用 [J].
陈光中 .
人民检察, 2006, (10) :5-7
[4]   论恢复性司法 [J].
彭海青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4, (03) :83-91
[5]   刑事和解制度论纲 [J].
马静华 .
政治与法律, 2003, (04) :114-123
[6]  
乡土中国[M]. 北京出版社 , 费孝通著, 2005
[7]  
权力与公正[M]. 天津古籍出版社 , 赵旭东著, 2003
[8]  
"东方一枝花"促调解法呼之欲出——人民调解法已进入立法程序.民间调解纳入人民调解 .2 柴黎,袁定波. 法制日报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