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下乡”中的治村逻辑与村民选择

被引:9
作者
周敏
聂玉霞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技术下乡; 治理技术; 村民选择; 整合活动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得益于乡村经济发展的转型,其成功与否深受乡村治理逻辑与村民选择的影响。在考察了X村两次村干部主导的技术下乡的不同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剖析了治理技术在乡村社会应用的过程、逻辑与村民选择。研究发现,作为连接主体与客体中介的技术,其应用的成功与否不仅受制于主体的认知,同时也受到组织系统中制度环境的变迁、共同体内的治理格局与利益关系因素的影响。应不断完善与保障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遵循弹性原则与回应原则,建立信任机制、整合多元利益主体,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技术赋权的有效性,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26+243 +243-244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2]   乡村“治理有效”的意蕴与考量 [J].
程瑞山 ;
任明明 .
科学社会主义, 2019, (03) :116-121
[3]   论时间资源稀缺化对社会治理的挑战 [J].
张康之 .
行政论坛, 2019, 26 (03) :31-37
[4]   迈向淘宝村3.0:乡村振兴的一条可行道路 [J].
罗震东 ;
陈芳芳 ;
单建树 .
小城镇建设, 2019, 37 (02) :43-49
[5]   村民自治实践创新30年:有效治理的视角 [J].
刘金海 .
政治学研究, 2018, (06) :67-77+128
[6]   技术化社会治理的异步困境 [J].
邱泽奇 .
社会发展研究, 2018, 5 (04) :2-26+242
[7]   三秩归一:电商发展形塑的乡村秩序——菏泽市农村电商的案例分析 [J].
邱泽奇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 (01) :47-54+149
[8]   电子村务:超越X镇村务公开模式的探讨 [J].
周敏 ;
张锐昕 .
电子政务, 2017, (08) :75-83
[9]   技术应用何以成功?——一个组织合法性框架的解释 [J].
任敏 .
社会学研究, 2017, 32 (03) :169-192+245
[10]   中国乡村基层治理的演进及内在逻辑 [J].
何植民 ;
陈齐铭 .
行政论坛, 2017, 24 (03) :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