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重大生态功能区草地逆型演替植物多样性变化研究

被引:12
作者
陈文业 [1 ]
郑华平 [2 ]
戚登臣 [1 ]
李广宇 [1 ]
刘振恒 [3 ]
机构
[1] 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甘肃省科技厅
[3] 甘肃省玛曲县草原站
关键词
退化草地; 植物多样性; 生物量; 草地群落; 玛曲; 逆型演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基于5个样地、90个样方的野外调查资料,研究了玛曲县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群落植物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及地上生物量有显著线性关系,而与优势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原生地带性群落以及演替早期类群多样性、均匀度、盖度及地上总生物量最高,在极度退化阶段,地上总生物量最低,优势度指数最大,随着退化程度加剧,草地群落的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下降,毒杂草、莎草增多,禾草急剧下降,最终导致草地初级生产力的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1]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J].
牛亚菲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2) :69-77
[22]   岷江上游山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恢复与重建对策 [J].
包维楷,陈庆恒,刘照光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5, (03) :277-282
[23]   困扰我国21世纪的环境退化问题研究 [J].
彭珂珊 .
热带地理, 1995, (01) :1-9
[24]   黄河上游玛曲地区晚全新世沙漠化 [J].
邹学勇,王贵勇 .
中国沙漠, 1995, (01) :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