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干枣品种品质性状的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42
作者
樊保国 [1 ]
李登科 [2 ]
机构
[1]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关键词
枣; 制干品种; 品质性状;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11.05.025
中图分类号
S665.1 [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因子分析对13个制干枣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了比较和排序。结果表明:(1)在13个制干枣品种中,制干率和干枣含糖量差别较小,而单果质量、果实整齐度、果皮韧性和汁液差异相对较大;各品质因子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2)在9个品质性状指标中,单果质量、制干率、干枣口感、干枣含糖量和果皮韧性等5个指标起决定作用。(3)制干品质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是相枣和板枣,临汾团枣、洪赵小枣和中阳木枣相对较差,其他品种居中,这一结果与感官评价的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表明因子分析可以较好地用于制干枣品种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716 / 7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枣品种资源的营养特性评价与种质筛选
    赵爱玲
    李登科
    王永康
    隋串玲
    曹彦清
    [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 11 (06) : 811 - 816
  • [2] 冬枣优良单株果实品质的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
    马庆华
    李永红
    梁丽松
    李琴
    王海
    许元峰
    孙玉波
    王贵禧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12) : 2491 - 2499
  • [3]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辣椒品种耐盐性评价中的应用
    李晓芬
    尚庆茂
    张志刚
    王立浩
    张宝玺
    [J]. 园艺学报, 2008, (03) : 351 - 356
  • [4] 中国红枣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刘孟军
    [J]. 果农之友, 2008, (03) : 3 - 4+26
  • [5] 我国制干枣优生区研究
    李新岗
    黄建
    高文海
    [J]. 果树学报, 2005, (06) : 24 - 29
  • [6] 枣果的功能因子与保健食品的研究进展
    樊保国
    [J]. 食品科学 , 2005, (09) : 569 - 573
  • [7] 湖南辣椒地方品种资源的因子分析及数量分类
    邹学校
    马艳青
    戴雄泽
    张竹青
    刘荣云
    陈文超
    周群初
    李雪峰
    [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 (01) : 37 - 42
  • [8]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异同和SPSS软件——兼与刘玉玫、卢纹岱等同志商榷
    林海明
    张文霖
    [J]. 统计研究, 2005, (03) : 65 - 69
  • [9] 我国枣树的区化栽培
    郭裕新
    单公华
    杨茂林
    [J]. 中国果树, 2002, (04) : 46 - 48+53
  • [10] 不同品种枣的营养成分分析
    王向红
    崔同
    刘孟军
    赵靖
    杜国士
    [J]. 营养学报, 2002, (02) : 206 -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