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门江下游沙丘粒度分布与石英表面结构研究

被引:10
作者
马锋
刘立
王安平
曹林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长春,长春,长春
关键词
图门江; 粒度分布; 石英颗粒表面特征; 沉积环境;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4.02.010
中图分类号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图门江下游沙丘粒度频率累积曲线形态全部为双峰 ,负偏态 ,粒度变化范围大 ,平均粒度数值小 ,标准偏差平均值为 0 .6 1 ;粒度分布特征方法判断沙丘沉积环境以河流成因为主。通过扫描电镜研究其石英颗粒表面结构 ,机械作用以贝壳状断口、V形坑和次棱角状形态组合为主 ,化学作用为中等—强烈溶蚀特征 ;石英颗粒表面结构特征表明沙丘为河口沉积 ;热释光测年结果表明沙丘受全新世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经历海水及风力改造。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图们江口附近沙丘的成因 [J].
曲希玉 ;
刘立 ;
高福红 ;
王安平 ;
曹林 .
海洋地质动态, 2002, (06) :6-10+1
[2]   冲绳海槽晚第四纪沉积硅藻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J].
蓝东兆 ;
许江 ;
陈承惠 .
台湾海峡, 2000, (04) :419-425
[3]   西宁黄土石英颗粒表面结构与黄土物质来源探讨 [J].
李珍 ;
张家武 ;
马海洲 .
沉积学报, 1999, (02) :56-60
[4]   海岸、内陆沙漠与大陆架砂质沉积石英颗粒表面结构的对比研究 [J].
陈方 ;
朱大奎 .
地理学报, 1999, (02) :40-47
[5]   图们江地区的气候环境 [J].
丁立 .
吉林气象, 1997, (04) :9-11
[6]   珲春经济开发区环境地质问题研究 [J].
滕继奎 ;
张勃夫 .
吉林地质, 1997, (03) :37-42
[7]   南极普里兹湾柱样中石英颗粒的表面结构 [J].
王祥珍 ;
吴时国 ;
李传荣 ;
陈虹勋 ;
罗又郎 .
极地研究, 1997, (02) :12-23+25
[8]   我国不同海区沉积物石英颗粒表面的微结构 [J].
黄求获 ;
徐文强 .
海洋科学, 1997, (02) :43-47
[9]   江苏建湖地区全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地质、古地理意义 [J].
吴学忠 ;
王绍鸿 ;
赵希涛 .
地理科学, 1996, (03) :61-68
[10]   江苏建湖庆丰剖面全新世气候变迁和海面变化 [J].
赵希涛,唐领余,沈才明,王绍鸿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4, (01) :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