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与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以浙江顾渚等四个典型村为例

被引:30
作者
周国忠 [1 ]
姚海琴 [2 ]
机构
[1]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党委
[2]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治理; 治理现代化; 治理机制;
D O I
10.16235/j.cnki.33-1005/c.2019.06.016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乡村旅游发展能够推动农村产业的多元化,为乡村治理注入活力和动力,为乡村社会实现治理现代化提供实践基础和动力源泉,有效解决农村"空心化"困境。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根据各地旅游村庄的发展现状,总结提炼了传统乡村治理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涵义;并以浙江省域的顾渚、芦茨、新光和古田四个典型旅游乡村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剖析旅游发展对治理现代化的影响。提出乡村旅游发展有助于形成乡村精英价值引领、村委会自治职能充分发挥、农村多元市场不断完善、农村新型组织有效协同的乡村社会治理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镇治理现代化的三维视域 [J].
黄建红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8, 39 (05) :19-22
[2]   “治理下乡”:关于我国乡镇治理现代化的思考 [J].
夏志强 ;
谭毅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8, 19 (03) :15-27
[3]   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基于2004—2016年13个中央“一号文件”的考察 [J].
孔繁金 .
学习论坛, 2017, 33 (02) :18-22
[4]   乡村旅游开发中女性村官参与行为影响机理研究——以湖南省女性村官为例 [J].
罗文斌 ;
钟诚 ;
Dallen JTIMOTHY ;
孟贝 .
旅游学刊, 2017, 32 (01) :54-63
[5]   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户参与和乡村治理——基于12省1447农户的调查 [J].
李冰冰 ;
王曙光 .
经济科学, 2014, (06) :116-128
[6]   湘粤赣边界禁止开发区居民生态旅游参与行为机制——以国家风景名胜区东江湖为例 [J].
黄静波 ;
范香花 ;
肖海平 ;
杨洪 .
地理研究, 2014, 33 (10) :1919-1927
[7]   新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与实践 [J].
徐晓全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4, (04) :86-89
[8]   地方治理中新型社会组织的生成与意义——以H市平安协会为例 [J].
张小劲 ;
李春峰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51 (04) :37-44
[9]   乡村治理主体围绕治理资源多元化合作路径探析 [J].
任艳妮 .
农村经济, 2011, (06) :19-23
[10]  
Environmental co-operatives as a new mode of rural governance[J] . J.S.C. Wiskerke,B.B. Bock,M. Stuiver,H. Renting.NJAS - Wageningen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 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