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政治”转型与村治结构创新

被引:47
作者
郑卫东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双轨政治; 乡村士绅; 村建理事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44 [宋:北宋(960~1127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皇权不下县,县下行自治"的"双轨政治"应作"理想型"的分析性概念与实然状态的描述性概念的区分。从实然状态来看,"双轨政治"在传统乡村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其实质是上层士绅的"双轨政治"。晚清与民国政府的国家政权建设,促使乡村传统的"双轨政治"向"单轨政治"转变。而传统"双轨政治"向现代"双轨政治"转型步入正式轨道,则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与国家政权建设中开始的。解放后较长一段时间,乡村党群组织有较快发展,新型乡村"双轨政治"有所建树,但自上而下的轨道过于强势,抑制了自下而上轨道的发育。村民自治是乡村重建"双轨政治"的开始,组建"村建理事会"或许能成为完善乡村"双轨政治"的契机。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53+159 +159-16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1]  
乡土中国[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著, 2007
[12]  
国家与社会革命[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斯考切波(Skocpol, 2007
[13]  
中国绅士[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费孝通著, 2006
[14]  
权利精英[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米尔斯, 2004
[15]  
中国乡村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黄宗智主编, 2003
[16]  
清代地方政府[M]. 法律出版社 , 范忠信, 2003
[17]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 中华书局 , (美)黄宗智著, 2000
[18]  
基层政权[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张静著, 2000
[19]  
社会科学方法论[M]. 华夏出版社[德]马克斯·韦伯, 1999
[20]  
中国乡村生活[M]. 时事出版社 , (美)明恩溥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