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大鼠骨代谢和骨密度变化

被引:12
作者
叶超群
纪树荣
张庆民
杜良杰
任宪峰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2]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3]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部
[4]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丰台区角门北路
[5] 首都体育学院保健康复教研室
[6] 北京丰台区角门北路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骨代谢; 骨密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2 [脊髓];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大鼠骨代谢和骨密度的变化。方法:6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对20只大鼠采用脊髓横断法在第10胸椎段横断脊髓制作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分为脊髓损伤6周和12周组;20只在同水平处切断棘突、椎板制作假手术对照组,分为假手术6周和12周组;另20只分为正常6周和12周对照组。分别在脊髓损伤后6周和12周时处死动物。结果:脊髓损伤6周、12周时,脊髓损伤组血C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则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脊髓损伤6周时,股骨近端、远端骨密度(BMD)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损伤12周时,除股骨近端、远端外,中段BM D也明显降低(P<0.05)。L5BMD在SCI6周和SCI12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6周时,大鼠骨代谢已发生明显改变,骨量出现明显丢失,12周时骨代谢稍有改善,但股骨骨量丢失持续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258 / 26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脊髓损伤模型制备及评价的研究进展 [J].
刘雷 ;
裴福兴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4, (12) :70-72
[2]   大鼠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J].
李颖智 ;
杨有赓 ;
于艳波 ;
刘占军 ;
徐春华 ;
崔丽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04, (03) :8-15
[3]   脊髓损伤后骨代谢 [J].
蒋盛旦 ;
戴力扬 .
临床骨科杂志, 2004, (02) :237-239
[4]   脊髓损伤早期骨代谢指标变化的实验研究 [J].
李泽兵 ;
凯拉什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3, (10) :23-24
[5]  
脊髓损伤模型的评价标准[J]. 杨惠林,孟斌.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3(02)
[6]   脊髓损伤对大鼠骨转换及骨密度的影响 [J].
李靖 ;
王全平 ;
范宏斌 ;
不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2001, (06) :47-49